比利时团组出访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DOC

比利时团组出访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利时团组出访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比利时团组出访报告 一、出访人员情况 出访人员共1人,杨术鹏,助理研究员。 二、日程安排 2017年8月25日 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前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机场。 2017年8月26日-28日 抵达布鲁塞尔,然后乘火车前往目的地根特。到达根特之后,与药学院食品分析实验室Sarah De Saeger教授和Marthe De Boevre博士做了简单交流,并参观其Food Analysis Lab.以及药学院12家实验室。 2017年8月29日 同Sarah De Saeger教授和Marthe De Boevre博士详细讨论双方当前研究进展和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了蜂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花粉中霉菌毒素污染问题以及有毒蜂蜜等问题。 2017年8月30日-9月12日 同Karl De Ruyck博士一起合作开发了蜂产品中多种霉菌毒素的LC-MS/MS方法,并扩展了高分辨质谱中霉菌毒素的数据库。 2017年9月13日-15日 参加第一届国际真毒毒素会议——MYCOKEY,与参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2017年9月16日-23日 访问根特大学化学院,学习霉菌毒素的新型免疫分析技术。同Natalia博士开展新型量子点的合成与改造,并将其偶联到药物和抗体上。基于此,开发霉菌毒素的高灵敏度的免疫分析方法。 2017年9月24日-25日 从根特乘火车前往布鲁塞尔机场,然后返回北京。 三、任务完成情况 出访目的 此次出访的主要目的是双方实验室的开展一些合作研究,共同探讨蜂产品质量安全及检测方法研究。同时,为了加强与欧洲相关研究单位的合作与交流,拓展我国蜂产品的质量安全与评价在国际研究中参与程度。 任务 此次出访主要是双方共同开发蜂产品中霉菌毒素的LC-MS/MS的检测方法,并构建高分辨质谱的数据库。同时,与根特大学食品分析实验室建立长期合作与交流的模式进行探讨,达成初步共识。 主要活动 (1)探讨了蜂产品中污染霉菌毒素的可能性,并对全球霉菌毒素污染严重毒区域所生产的蜂产品中污染霉菌毒素的风险进行了交谈,尤其是对我国花粉中易于发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与Karl De Ruyck博士一起合作开发了蜂产品中多种霉菌毒素的LC-MS/MS方法,并扩展了高分辨质谱中霉菌毒素的数据库。并在欧洲巴尔干半岛和西班牙地区的采集的花粉样本中检测到了AFB1,OTA和ZEN,从而证实了花粉中易于被霉菌毒素所污染。 (3)参加有根特大学食品分析实验室举办的第一届国际真毒毒素会议——MYCOKEY,并与参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4)与Natalia博士开展新型量子点的合成与改造,并将其偶联到药物和抗体上。基于此,开发霉菌毒素的高灵敏度的免疫分析方法。 收获 此次赴比利时根特大学食品分析实验室合作研究,并与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开阔了我对蜂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视野,拓展了研究思路,明确了未来合作研究方向,加深了我们对蜂产品中霉菌毒素污染状况的了解。通过此次交流与访问,提升了我们参与国际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对拓展我所参与欧洲蜂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经费使用情况 杨术鹏此次赴比利时的往返国际旅费、食宿费及公杂费(共41186.28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源植物产地识别与控制创新团队承担;此次出访已列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所2017年出访计划,系管理计划中第7项。 附件:收集的重要资料、图件和样品清单 图1 试验过程中使用的最新款UHPLC-Q/TOF 图2 在根特大学与来自不同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 图3 参加第一届MYCOKEY会议,与Marthe博士合影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