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19例诊治剖析.docVIP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19例诊治剖析.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19例诊治剖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19例诊治剖析   [摘要] 目的:通过对1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诊治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鉴别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科近10年来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愈12例,死亡5例,转院2例,治疗成功率为63.2%。结论:该综合征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建立有效的机械通气,同时给予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支持营养,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机械通气   [中图分类号] R595.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1(a)-180-02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eides,AOPP)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内科急症,其病死率超过10%。中间综合征(IMS)是AOPP所致的一种呼吸衰竭,发生于胆碱能危象消失之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之前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目前随着对AOPP诊治水平的提高,急性症状期的病死率已明显下降,IMS已成为AOPP的主要死因。本文回顾本科近10年来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26例,其中出现中间综合征的有19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例IMS均为口服有机磷农药致急性中毒的住院患者,男7例,女12例,年龄18~72岁,平均38岁。服药种类:敌敌畏6例,乐果7例,氧化乐果3例,甲拌磷3例。服毒量30~200 ml,平均90 ml。入院时间为服毒后0.5~6 h,平均3.2 h。   1.2 出现IMS前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19例患者就诊时均有流涎、皮肤湿冷、瞳孔缩小、肌肉震颤、两肺湿?音、心率减慢等胆碱能危象的表现,其中15例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血胆碱酯酶均显著低于正常,据临床表现和胆碱酯酶的测定进行分级[2],全部为中重度中毒。入院后立即给予彻底洗胃、导泄、利尿,早期足量、反复使用阿托品以尽快达到阿托品化,随后逐渐减量维持,同时静脉滴注解磷定3~4 d。所有患者于12 h内达阿托品化,中毒症状明显好转。   1.3 中间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在阿托品减量维持治疗过程中,19例患者分别于中毒后14~96 h(平均44 h),逐渐出现脑神经麻痹症状,如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咽下困难,随之出现抬头困难、眼球活动困难、四肢近端肌力减退、肌力Ⅰ~Ⅲ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深浅感觉正常,同时诉有胸闷、憋气、呼吸费力,随后很快出现呼吸肌麻痹而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   1.4 治疗与转归   在出现以上症状时,迅速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72 h后仍无自主呼吸者,改为气管切开,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气道管理并监测血气、全血胆碱脂酶活力、血氧饱和度等。同时给予足量阿托品、复能剂以及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少量多次输注新鲜血液或血浆等综合治疗。   2 结果   12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后痊愈,死亡5例,其中1例因心脏骤停死亡,2例因肺部感染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拒绝应用机械通气死亡。   3 讨论   3.1 中间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IMS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生涉及有机磷中毒病程的自身变化、患者的遗传特性及环境条件、毒物动力学等多种因素,近年来研究认为[3],胆碱脂酶活性受到长时间抑制,使蓄积在突触间隙内的大量乙酰胆碱持续作用在突触后膜上的N2受体使其失敏,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导障碍,而出现骨骼肌麻痹。突触后膜的主要电生理变化为持续性去极化和串终板电位的消失。   3.2 中间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按Fengsheng He等[4]的IMS诊断标准:①确切的服有机磷农药史;②肌无力发生于中、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后1~4 d;③急性胆碱能症状已控制,患者意识恢复清醒;④肌无力或麻痹主要为屈颈肌、四肢近端肌肉、脑神经运动支支配的肌肉和(或)呼吸肌;⑤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不伴感觉障碍;⑥胆碱酯酶活性持续减低;⑦肌电仪高频重复刺激周围神经呈波幅进行性递减。本组19例患者均在有效的治疗后出现阿托品化、胆碱能危象消失、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了上述3组或2组肌群的麻痹,无感觉障碍,符合IMS的诊断。这也提醒我们救治过程中,在急性症状缓解时,仍不能大意,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肌力和呼吸的变化,谨防IMS的发生。   3.3 中间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IMS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中毒反跳,表现为病情好转后重新出现急性中毒症状,如流涎、多汗、呕吐、腹痛腹泻、面色苍白、肌肉震颤、瞳孔缩小、肺部湿?音等,无颅神经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