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温州市语文命题竞赛一等奖.doc

2012年温州市语文命题竞赛一等奖.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温州市语文命题竞赛一等奖.doc

PAGE 市一等奖 古诗文阅读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寄欧阳舍人书 (宋)曾 巩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①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抑又思若巩之浅薄滞拙,而先生进之,先祖之屯蹶②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则世之魁闳③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谁不愿进于门?潜遁幽抑之士,其谁不有望于世?善谁不为,而恶谁不愧以惧?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此数美者,一归于先生。既拜赐之辱,且敢进其所以然。愧甚,不宣。巩再拜。 (本文有删减) 【注】①铭:在器物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②蹶:挫折。③魁闳:高大。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 材: 同“才”,有才能 B.生者得致其严 严:严肃 C.皆务勒铭 勒:雕刻 D.潜遁幽抑之士 遁:隐居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但以刘日薄西山 B.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C.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南溟者,天池也 D.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独具特色的感谢信,作者先提出论点“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然后比较铭、史之异同。深刻地阐述了铭志的警世作用。 B.作者认为现在的铭志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实,二是“传者盖少”。主要的原因是“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 C.作者认为“立言者”必须是“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畜道德”和“能文章”比较,“畜道德”比“能文章”更重要。 D.“纡徐简奥”是曾巩文章的风格。“纡徐”指结构迂回曲折,本文开头并不言谢而是慢慢道来,从古至今,最后点名谢意。“简奥”指语言看似平淡却意味深长。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4分) ___ 二、比较阅读以下两首诗歌,回答21-22题(6分) 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①满汀洲人未归。 注释:①蘋满汀洲:水边的小洲上长满了蘋花。 踏莎行.暮春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春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①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②。菱花③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注释:①屏山:屏风。 ②杳杳:深远无边际。 ③菱花:镜子。 21.试从“斜日杏花飞”一句分析主人公形象。(2分)

文档评论(0)

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