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解题攻略-课件-(共28张PPT).pptx

2019高考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解题攻略-课件-(共28张PPT).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高考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解题攻略-课件-(共28张PPT)

2019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再现】;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 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诊断(郫都二阶) 例题剖析: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首联写红叶萧疏,长亭饯别,交代了季节、地点,描绘出一幅孤寂的秋日行旅图。 B. 颔联以“残云”点染太华山,以“疏雨”烘托中条山,于沉静 中显出飞动的意趣。 C. 颔联大笔勾勒,雄浑苍茫,骋目远望,残云缭绕太华山,稀疏的秋雨洒落中条山。 D. 颈联写出山色和树色迥然不同,东海与黄河一起咆哮,绘声绘色。意境壮阔辽远。 E. 尾联在前三联充分描绘山水景物的基础上,转为描写长安的都市繁华,宛如梦境。;复习存在的问题:;鉴赏古代诗歌考点:; 落叶 修睦①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 ①修睦:晚唐诗人。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让人想到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 C、颈联的“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流水”无关,因而是错误的。 D、作者借落叶来寄托总结的情志,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人生无常的感慨。 E、全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也有想象之景,相得益彰。;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让人想到杜诗“无??落木萧萧下”。 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 C、颈联的的“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流水”无关,因而是错误的。 D、作者借落叶来寄托总结的情志,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人生无常的感慨。 E、全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也有想象之景,相得益彰。;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常见的陷阱设置点: 1.意象意境分析不当 2.基础知识运用错误 3.词句解说曲解原意 4.主题情感分析不当 5.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三、待从头,重整河山 ——循题探求解题技巧;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以声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 “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墓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感慨。 “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 “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 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以声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B、“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墓地的柏树 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感慨。 ;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D、“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E、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 ;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未果。②禁:消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枝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3、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① 曹彦约②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③,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注】①舒州:位于安徽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