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多机通信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作者陈晓英文章来源单片机与嵌入.doc

单片机多机通信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作者陈晓英文章来源单片机与嵌入.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片机多机通信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作者陈晓英文章来源单片机与嵌入.doc

单片机多机通信系统稳定性的研究 作者:陈晓英????文章来源: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摘要 列举单片机多机通信系统在使用MAX485芯片作为通信接口时的常见问题;分析传输数据不稳定的因素;介绍提高通信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其中包括RS485芯片的硬件分析和通信协议的软件设计。 关键词 通信协议 异步通信 噪声 概述   单片机在当今的仪表及工业测控设备上应用非常广泛。其功能强大、外围接口电路简单,在构成分布式系统时,其优越性更显突出。在分布式系统中,分机常采用多机通信方式,由于RS-485(以下简称485)通信接口的传输距离远,连线少,所以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通信模式。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若使用不当,485接口会出现很多问题:首先是器件经常损坏,有时对电源进行几次连续的开关机操作之后,通信电路就会失控;再有,在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经常出现误码,而且误码率很高。在系统调试过程中,有两次记录可以证明这一点,记录如表1所列。 表1? 调试记录 一、? 硬件分析   首先分析通信电路失控的原因。系统在上电复位阶段,所有485芯片都处于输出状态,而且只有其中某一台分机发出数据。以这台分机输出口的状态为例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A、B为485接口的两只引脚,图1(a)中的A1~An为高电平,B1~Bn为低电平;而A为低电平,B为高电平,其中一个分支的等效电路如图1(b)所示。由于每个出口电路的电阻取值相同,都取22Ω,则C点电位接近An点电位。分机数量越大,两点电位就越接近。485芯片为差动输出方式,同时有拉电流和灌电流存在,电流I=U/R。由于电流I的存在,使485的差动输出端各有0.3V的电压降。485芯片由输出口造成的功率损耗为   P=2IU0=2(U/R)×0.3=0.6U/R。   U=5-0.3×2=4.4V   R=22Ω   I=U/R=4.4V/22Ω=0.2A   P=0.6×0.2=0.12W=120mW 图1   由于功耗P与485芯片的耗散功率接近,所以485芯片经常有损坏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降低485芯片的功率损耗。由功耗P的计算公式可知,由于电压一定,只有增大R值,才能减小功耗P。又因为在正常状态下,485芯片的接收端处于差动输入状态,这时,起发送作用的485芯片的输出端除了导线的分布电容,再无其它负载,而在485芯片输出相位切换时刻,可将分布电容看作是AB线短路,则I=U/(2R)。从工程应用的实践经验中得出,20mA电流环,可使通信数据稳定。   由I=U/(2R)得   R=U/2I=4.4/(20×2)=0.11kΩ=110Ω   在实际应用中,R选用100Ω电阻,经过这样处理之后, 485芯片再也没有出现损坏的现象。   以上分析是针对主、分机采用同一电源的对于各自独立电源供电的通信网络,485输出口的状态最后仍然等效成如图1(b)所示电路。   在主机通信口由输出转为输入状态时,分机还没有接管通信总线,这时通信线处于悬浮状态,极易拾取噪声。分机与主机采用同组电源时,其噪声幅度与信号幅度接近,如图2(a)所示;当分机采用各自独立电源时,其噪声幅度大于2倍信号幅度,如图2(b)所示。 图2 二、? 通信协议的影响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每组数据都包含着特殊的意义,这就是通信协议。主、分机之间必须要有协议,这个协议是以通信数据的正确性为前提的,而数据传输的正确与否又完全决定于传输途径,即传输线。也就是说保证传输线状态稳定与通信协议有直接联系。   在主从式通信系统中,把数据传输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来分析,如图(3)所示。在图3a中,t0~t1为主机向分机发送命令时间。在t1时刻,主机将差动输出状态转换成输入状态。在图3(b)中,t2之后的时间为分机向主机传送数据阶段,分机由输入状态变成输出状态。由于单片机多机通信大多采用异步串行方式,所以发送数据后的TI置位和接收机RI的置位时间有一段时间差,而且接收机在转换到输出状态前要有一段图3图4数据处理时间,这两段时间加起来不可忽视。在图3(c)中,t1~t2即为这段时间,这时串行通信总线处于悬浮状态,极易拾取空间干扰信号,这时主机与另外的分机可能会同时得到一个无规则的数据,对分机而言可能是错误指令,造成错误反应。为此,在通信协议中加入延时阶段,来解决此问题。如图4所示:在图4(a)中,t1~t3为延时阶段;在图4(b)中t2~t4为分机的延时阶段;图4(c)中,t1~t2为分机的反应时间。延时时间T的大小可按分机接到主机命令后的最长反应时间的2倍来计算。 图3 图4   延时阶段的作用可用图4(c)来分析。在图4(c)中,主机控制数据总线的时间由t1延长到t3,分机的反应时刻为t2,但分机有效数据从延时后的t4时刻开始,这样在通信总线上有主机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