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最终)》-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jǔjǔ )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边关渐远,乡关渐近。 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的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 《采薇》,正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岁亦莫(mù)止:句尾语气词。 靡室靡(mǐ)家:没有。 载饥载渴:无实义。 靡使归聘:探问。 王事靡盬(gǔ):没有休止。 彼路斯何:高大的战车。 四牡业业:高大雄壮的样子。 四牡骙骙(kuí):马强壮的样子。 小人所腓(féi):遮蔽 。 象弭(mǐ)鱼服:末端用骨装饰的弓。 岂不日戒:每天。 猃狁孔棘(jí):很;“急”。 今我来思:无实义。 雨(yù)雪霏霏:大雪纷飞的样子。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明确: 1—3段 反复吟咏,抒发思乡之情。 4—5段描写边疆战争的惨烈场景,抒发保家卫国的责任感。 6段描写归家途中景象,抒发内心的伤感。 (1). 开头三小节采用了什么手法?三处采薇,略有变化,这有什么深意吗? 同样的话在诗中相应的位置重复出现,这又叫什么手法? 画面描述:军旗在十月的风中猎猎飘扬,战场上烟尘滚滚。将帅乘着四匹高大雄壮的马驾着的马车,昂首而来;士兵们向着军旗的方向,呐喊着,奋勇杀敌。看,英勇的战马,整齐的军队,精良的武器,无不让玁狁人胆战心惊。敌营人叫马嘶,我们所向披靡! (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这是指棠棣花,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队车马服饰之盛及声势之壮。 (2)棠棣之花可是兄弟之情,兄弟之谊。“棠棣花两三朵为一枝”,有携手共御外敌之决心。 (3)“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写出了战马的高大强壮,反复咏唱,歌颂了我方军容的盛大,抒发了自豪感。 (4)“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写出了战事的紧张,战斗的激烈,士兵无暇休息。 照应“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5)主人公对战争的态度: 1对敌人的怨恨。 2胜利的自豪感。 3久戍不归的忧伤。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借景抒情。诗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惜之情;用雨雪纷飞,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 2.衬托。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以春风杨柳之灿烂春光,反衬离家之悲;以风雪交加严酷之寒冬,衬凯旋之乐。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3.对比。 将时序之“今──昔”,景物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 《采薇》风格:怒而不怨 悲中有壮 反衬手法:用凄苦的景物来写快乐,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这就是反衬手法。 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悲哀是正衬;反衬往往比正衬更有力量。 全诗的思想感情: 1强烈的思乡之情。 2保家卫国的责任感。 3对战争的厌恶。 4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马策、刀环点明战争,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译文:年年转战在金河和玉门关,天天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三月飞白雪洒盖着昭君墓,万里黄河曲曲弯弯绕黑山。 ⑴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他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借景抒情。以夕阳残照

文档评论(0)

沙卡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