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_槽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主要结构形式 根据上述基本要求,目前国内外用于液化石油气槽车的液面计主要有滑管式、旋转管式和浮筒磁力式几种。 四、紧急切断装置 在槽车的气相管和液相管等主要接El处,应装设紧急切断装置,以便在发生装卸管道管件破裂,大量液化石油气外漏时,供紧急止漏。 根据操纵系统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牵引式、油压操纵式、气压操纵式和电动操纵式4种。 五、其他附件 1、压力表 2、温度计 3、装卸阀 4、装卸胶管 5、装卸管接头 6、静电接地装置 7、灭火器材与灭火装置 槽车罐体在首次充液或开罐检查后再充液之前,都要将罐内的空气排出,以防空气与液化石油气混合后可能出现的爆炸事故。目前,多数是采用将罐体抽真空(真空度为650mm汞柱)的办法。所以要求对罐体接受0.1MPa外压进行稳定性校核,防止受外压时可能丧失稳定,导致容器损坏。 稳定性校核可按《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的设计规定》进行计算,其要求为: 式中D0 ——筒体外直径,mm; Sc ——简体不计附加量的壁厚,mm,即:Sc=S-C; [P]’ ——筒体的许用外压,MPa; B ——按上述设计规定查表所得的系数,MPa。 若[P]’0.1MPa,则稳定可靠;若[P]’0.1MPa,则需增加壁厚Sc ,重新查表计算,至合适为止。 2.最大许用工作压力计算 圆柱形简体: 椭圆形封头: 3.水压试验时壳壁的应力计算 圆柱形筒体: 椭圆形封头: 式中σw——水压试验时壳壁的应力,MPa; Pw——水压试验压力,MPa。 五、罐体在内压.自重和液重作用下的强度校核 对于采用鞍式支座结构的槽车罐体,在内压、自重和液重作用下,罐壁强度的校核可按《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的设计规定》的方法进行。 对于采用V形长条支座支撑结构的槽车罐体,在内压、自重和液重作用下罐壁强度的校核,目前规范中尚无规定,一般讲,罐体在内压、自重和液重作用下,罐壁产生一次总体薄膜应力和一次弯曲应力,其强度校核条件为: 式中 σ——环向最大合成应力 σp——内压产生的环向应力; σM——自重和液重产生的环向最大弯曲应力; σr——自重和液重产生的环向最大弯矩处的环向拉(压)应力; [σ]——材料的许用应力。 第四节 罐体的充装量 一、罐体的容积 设计容积是指按组成罐体各部分的公称几何尺寸计算得到的罐内空间体积。 最小容积是指按组成罐体各部分的几何尺寸公差极限值计算的罐内最小空间体积。 实测容积是指罐体制成后实际测量的罐内实有容积。 任意液面高度下罐体的装液容积是指相应液面高度下,罐内液体的体积,供确定罐内实际装液量之用。 二、最大充装量 槽车罐内液体最大的充装量不得超过按下式计算所得的质量: W≤0.95ρ50℃V 或 W≤ΦV(Φ =0.95 ρ50℃ ) 式中W——最大充装量,kg; Φ——充装系数,kg/L; V——罐体容积,L; ρ50℃——50℃时的介质密度,kg/L; 各种介质的质量充装系数Φ按下表: 对于混合石油气,密度随组分不同而异。为安全起见, 常以丙烷的密度来确定其质量充装系数Φ值。 第五节 罐体的检验与试验 一、罐体的检验 罐体的检验,包括几何尺寸检查,最小壁厚测定和焊缝外观与内部质量检查等内容 。 1.罐体几何尺寸检查 重点检查的内容有: ①罐体热处理前后的直径公差和最大与最小直径差异及筒体的不直度,要求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②罐体长度公差允值可按各组成筒节,封头高度公差允值的代数和计算。 ③所有接管凸缘,尤其是安装液面计、紧急切断阀等附件的凸缘,其组装几何尺寸公差要从严控制,以免影响附件的安装质量。 ④罐体与底盘连接的支座尺寸。 ⑤罐体的内外表面无缺陷。 2.简体的封头最小壁厚的测定 实测壁厚不得小于图样上标明的最小壁厚值,最小壁厚测定通常采用超声波测厚仪,其测量部位应包括封头转向弧处。筒体与封头的测量均不得小于3处,取最小值。 3.焊缝的外观质量检查 焊缝的外观质量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所有焊缝要整齐、美观、划一、宽窄、高矮要一致,焊缝加强高不大于2mm,自动焊焊缝宽窄差小于5.5mm。 ②焊缝咬边深度、棱角大小和错边量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规定。 ③检查并清除焊缝上的熔渣和飞溅物。 ④检查角焊缝的焊脚高度,不得小于施焊件中的较薄者板厚,并要圆滑过渡至母材。 4.焊缝的无损探伤 焊缝的无损探

文档评论(0)

沙卡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