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作品的志
文学作品鉴赏之“志” “志”是意蕴层面的概念,它和言语、表象层面的概念不同,必须以言语为工具,以表象为基础,并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才能。因为表象层面内容有人、景、事、物,所以意蕴层面教学内容也包括四种:人物意义、景物意义、物件意义和事件意义。 “志”是文学作品表达的终极目标,中西文论关于志的论述更多。 我国古代文论论“志” 古代文论一般从“言”“象”“诗”三个角度来论述文学作品的“言志”“传道”功能。论述很多:《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的“言以足志”,《论语·卫灵公》的“辞、达(意)而已矣”,《世说新语》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韩愈《争臣论》的“修其辞以明其道”。这些都是从“言”的角度来证明“志”是语言表达的终极目标。《易传·系辞上》的“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略例明象》的“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和“得意而忘象”的观点,是从“象”的角度来强调“意”是形象表达的终极目的。而《尚书·尧典》的“诗言志”,《庄子·天下》的“诗者,人志意之所之适也”,都是从诗的角度说明文学作品具有达意功能。 实例讲析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这首词上阙写事,下阙抒情,到底表达的主旨是什么?先叙写与友人在大好春光中游览,继而抒发与友人不能久聚的感伤、怅恨,最终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文学作品的“志” 1、 授课教师: 江西省丰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室 王庆祥 2、重要知识点:高中语文文学作品对“志”的理解和把握。 3、适用对象: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