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安徽省铜陵县张家冲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docVIP

浅述安徽省铜陵县张家冲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安徽省铜陵县张家冲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

浅述安徽省铜陵县张家冲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   摘要:在研究区域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以及矿体等方面,简论张家冲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    关键词:铅锌矿床,地质特征,铜陵县张家冲   Abstract: in the research area of the mainland, structure, magmatic rocks and ore body and so on, ZhangGuChong discusses such issues as the lead-zinc deposit geological features.   Keywords: pb-zn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re ZhangGuChong      中图分类号:P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区域地质背景    张家冲铅锌矿矿床位于贵池~繁昌断褶束中的铜陵~繁昌复向斜内舒家店短轴背斜近北东倾没端的北翼,亦即繁昌火山岩盆地的西南缘、火山岩盖层组成的中分村复向斜的次级构造-八分村背斜的南东翼近核部(见图1)。从志留系中三叠世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本区沉积了以浅海相为主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地层出露齐全,厚度基本稳定,岩性岩相变化不大,岩浆活动贫乏,构造活动微弱,显示了地台型的构造属性。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燕山多旋回的构造~岩浆作用,形成了结构复杂的地台盖层褶皱断裂带,使构造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印支运动结束了该区域长期的海相沉积历史,使整个地区褶皱上升,开始了陆相沉积的新阶段,并将地层卷入北东向展布的褶皱带中。伴随着褶皱,产生了北东向及北西向为主的两组断裂,奠定了本区构造的基本轮廓。燕山运动以其强烈的断裂和岩浆运动为特点,同时形成了上迭于印支期褶皱之上的繁昌火山凹陷、宣南坳陷以及一些宽缓的褶皱。    2.矿区地质特征    2.1矿区地层    矿区内地层出露于二叠系下统孤峰组、中统龙潭组、大隆组,三叠系下统殷坑组、和龙山组、南陵湖组,第四系。和龙山组至南陵湖组是本区火山岩基底的主要地层,火山喷口直接切穿两层位,故对地层产状和厚度影响较大。一般二叠系孤峰组~龙潭组岩层倾角为15°~20°;三叠系殷坑组岩层倾角为22°~32°,局部受断层影响增至40°多,和龙山组、南陵湖组、和龙山组岩层在深部火山岩盖层下倾角20°~30°,但在火山颈附近可增至40°~50°。总的地层产状保持繁昌复向斜缓倾的单斜产状。   2.2矿区构造   2.2.1 褶皱    ①基底沉积岩,为繁昌复向斜舒家店背斜北东倾没端的北西翼,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向北东倾斜,倾角平缓,约每隔200米出现一次由陡到缓、或由缓到陡的台阶,陡的倾角约40°,缓的倾角小于20°。    ②盖层火山岩,为中分村复向斜的次级褶皱八分村背斜南东翼,为单斜构造,向南东倾斜,倾角30°~40°,有的火山岩产状向北倾斜或近直立,则为次火山岩的侵出相或溢出相及次火山岩相。   2.2.2 断裂    本区基本构造特点,基本构造线受NE向的下扬子台褶带所控制。褶皱构造以向斜宽、背斜窄的箱状构造为特征;基底断裂构造表现出对盖层构造强烈的影响,促使侵入体成串珠状排列;褶皱在同一方向倾伏或转折;较大的继承性断陷盆地发育;以及一些大断裂密集分布;沉积岩相出现明显的突变地带等。控矿和储矿构造主要表现为小型褶皱和塑性流动构造、层间构造、屏蔽构造和交截构造等。见图1。            2.3 岩浆岩   矿区内出露的火山岩主要为早白垩世的蝌蚪山旋回,以及晚侏罗世赤沙旋回、中分村旋回,岩性主要是粗面岩、安山玢岩、流纹斑岩火山熔岩以及熔结凝灰角砾岩、复成分熔结角砾凝灰岩、熔结凝灰岩、熔结角砾凝灰岩等碎屑岩。矿体主要赋存于火山凝灰(角砾)岩和   熔结(角砾)凝灰岩   2.4火山口构造    矿区内火山碎屑岩所分布的区限,包含部分粗粒碎屑熔岩的分布范围,基本上是张家冲火山口(属寄生式)的边缘界限,总形状呈椭圆形,长约1300m,平均宽约950m。   3.矿体地质   3.1 矿体特征    矿体主要赋存在火山颈筒的上喇叭口斜坡部位,以硫化铅锌矿体为主,一部分为混合铅锌矿体。赋矿岩石顶板为火山凝灰(角砾)岩,底板为熔结(角砾)凝灰岩。矿体赋存标高160m~-10m,倾向358°,倾角变化较大(13°~33°),平均25°。矿体沿走向延伸700m,沿倾向延深100m~310m,平均203.7m,厚度7.33m~28.08m,平均12.61m。厚度变化系数为108.21%,厚度变化属不稳定。矿体平均品位:Pb0.917%,Zn0.797%,沿走向矿体品位中间贫,往两端Pb逐渐变富,Zn往西品位逐渐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