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团结协作忍耐规律勇气进取授课教师杨永洪工作单位河北师大附中
PAGE
PAGE 5
团结 协作 忍耐 规律 勇气 进取
授课教师:杨永洪
工作单位:河北师大附中
软式垒球教案
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快乐体育” 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围绕多个目标的实现设计本次课,励志体育运动修养,引导启发学生的团队精神,逐渐养成终身体育练习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软式垒球是中国垒球协会将垒球器材进行安全改进后,在青少年中推广的垒球项目。近年来,中国垒球协会和中国教育学会共同推进软式垒球进入中小学体育课堂。教育专家评审认为软式垒球有利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和身心全面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已将软式垒球列入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资源推广与应用研究”。软式垒球以其有利于强健体魄、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团队精神,趣味性强、易于开展等特点,在全国中小学迅速开展起来,软式垒球作为我校校本教材在体育课开展。
三、学情分析:高中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活动能力和认知水平,对挑战性的体育学习内容有一定的兴趣,打破技能练习的枯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性学习,能让学生很快喜欢上软式垒球,是本课的突破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教学。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通过学习和游戏,树立学生的拼搏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学流程:
行进间反应练习
1、准备部分:课堂常规 慢跑进入软式垒球场地 准备活动
行进间徒手操
2、基本部分:示范讲解 模仿练习 原地各种个人练习 结组练习,巡回指导
师生互动,增大练习难度 花样练习,自主探究 小结展示,教师评价
游戏
3、结束部分:课课练:跳跃练习(1分钟前后左右跳) 放松 、总结、布置作业
器械收回(即兴),师生再见!
教 案
任课教师:杨永洪 年级:高中 人数:40 第一次课
教学
内容
软式垒球:熟悉球性,初步学习软式垒球传接球技术;
游戏:通过练习初步了解软式垒球场地规则;
场地
器材
软式垒球场地一块,软式垒球40个、
击球棒及梯座一套,体操垫4块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初次接触软垒,使%100学生初步理解软式垒球的球性及传接球基本动作和技术要求。
2、技能目标:通过传接球学习,使95%学生初步掌握传球和接球技术,5%的通过课下同学帮助完成;通过跑垒游戏,使学生熟悉跑垒技术和比赛规则。
3、情感目标:通过多种练习形式、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团队精神。
重点
难点
重点:熟悉球性。
难点:传球时机和接球判断
结构
课的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及要求
时间
准
备
部
分
6′
一、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师生问好
二、宣布课的内容,
安排见习生。
三、提示安全。
四、准备活动
1慢跑两圈(基础练习)
2.行进间反应练习
3、行进间徒手操
1)上肢运动
2)肩部运动
3)腹背运动
4)踢腿运动
5)全身运动
6)活动手腕脚踝、膝关节
向学生问好!
讲解、提要求。
要求:
1)集合整队快、静、齐。
2)认真听老师宣布本课内容。
3)上课时注意力要集中。
4)慢跑时注意间隔,轻松自然。
5)做操时动作整齐一致,动作准确、有力。
1、精神饱满的和
教师问好。
注意力集中,积
极游戏,气氛活跃。
认真和教师一
起做准备活动,注
意力集中,动作舒
展大方,口号宏亮
4、全班成一路纵队围绕软式垒球场地慢跑。
5、示范讲解,统一练习,注意协调
组织:四列横队
●●●●●●●●●
●●●●●●●●●
●●●●●●●●●
●●●●●●●●●
要求:集合快、静、齐
准备活动组织:沿软垒场
边线进行慢跑及行进间准备活动后,还原成体操队形,准备讲解示范。
6′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33′
一、学习软式垒球
1.专项学习
熟悉球性,各种抛接练习
2.持球及传球
动作要领:
握球用四个手指:食、中、无名三指自然分开压在球的顶部分线上,拇指托扣在球的左侧下方,小指弯曲贴球,掌心不触球。
肩上传球时,两脚分开,左键正对传球方向,左臂后引,抬高,然后右脚蹬地,身体向左转动,左脚向前踏出一小步,角尖正对传球方向,同时,右肩带动右臂快速将球传出。
3、接球
动作要领:双手指尖向上,右手扣在左手背上,接球时有曲臂缓冲动作。
二、组织流程
1、讲解示范,模仿练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