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语文新指导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专题六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突破练17 Word版含答案.docxVIP

2019版语文新指导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专题六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突破练17 Word版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版语文新指导二轮复习优选习题:专题六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突破练17 Word版含答案

专题突破练17 古代诗歌鉴赏(综合选择题)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小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②路云遮寺,清弋江③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本诗作于开成四年,当时杜牧在宣州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今安徽潜山)赴任。②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③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B.裴坦刚中进士,将前往舒州为官,他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踌躇满志,春风得意。 C.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D.尾联写两人同到宣州任职,现在却要各奔东西,表达了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2)本诗前两联是如何写景的?分析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小题。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① 苏 轼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②,未随埋没有双尖。 注①熙宁七年(1074),作者由杭州通判升任密州知州,作此诗。②马耳:马耳山,因形似马耳得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时间,从黄昏绵绵淫雨写起,突出局势严峻,作者心情紧张。 B.第三句重在表现天气寒冷。作者只觉被褥毫无暖意,如同水泼在上面。 C.庭院里雪光反射在书斋的帷幔上,明亮而刺眼,作者误以为天将破晓。 D.第六句写景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营造出明净清亮的美妙意境。 (2)本诗尾联中“未随埋没有双尖”一句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第(1)~(2)题。 过  岭① 苏 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②。 注①作者自岭南遇赦北归途中过大庾岭作此诗,时年66岁。②毵(sān)毵:毛羽细长,这里用来形容毛毛细雨。 ★(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对仗工整,诗意隽永。“梦里”对“醉中”,似梦似幻;“海外”对“江南”,意蕴悠长:南迁七年如睡梦,今日北归如醉中。 B.颈联用典。“濯足”一词用的是《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典故,表明在山涧泉水中洗去脚污,亦洗去心灵之尘。 C.尾联第一句笔调活泼,是谁让山鸡忽然惊恐地飞起;“毵毵”,运用叠词,新鲜贴切地写出了山中细雨纷纷洒洒的样子。 D.全诗融写景和抒情于一体,既描写了云雾环绕下,波鸣空涧中的优美自然风光,又充分体现了苏诗气势恢宏、激情磅礴的特点。 (2)本诗是如何表现苏轼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小题。 送杨君之任永康 欧阳修 剑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 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 折腰莫以微官耻,为政须通异俗情。 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注]。 注承明: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此处代指皇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内涵颇丰,“送”点明事件,“永康”是杨君所往之地,“任”暗示其身份。 B.首联表明杨君不曾到过永康,看到去永康道路的图画就吃惊,暗示其有畏难之意。 C.“折腰”暗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该句是劝慰杨君不要学陶渊明。 D.“为政”句嘱咐杨君要深入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因地制宜,多为当地百姓造福。 (2)请赏析颔联的妙处。 5.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第(1)~(2)小题。 上枢密韩肖胄①诗二首(其二) 李清照 想见皇华过二花②,壶浆夹道万人迎。 连昌宫③里桃应在,花萼楼④前鹊定惊。 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 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注①韩肖胄:南宋绍兴三年,尚书吏部侍郎韩肖胄奉表出使金国。②二京:指北宋时的东京(今河南开封)和南京(今河南商丘),为南宋使者出使金朝的必经之路。③连昌宫:唐宫殿。④花萼楼:唐玄宗时期的花萼相辉楼。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华”出自《诗经》,意谓极大的光华,后以“皇华”作为使者或出使的典故,在此指“韩公”。 B.在这首诗里,诗人首先想象了韩公出使金国,受到旧都百姓夹道欢迎的情景。 C.颔联中写连昌宫和宫内桃花,借指北宋宫殿满目荒败及人去楼空、花自开自谢的凄凉景象。 D.颈联写皇帝对百姓的怜悯和上天顾念苍生,意在表明恢复宋朝江山社稷本就是众望所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