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明代建安版画PreliminaryDiscussionofBlockPrintsinMing.PDF

浅论明代建安版画PreliminaryDiscussionofBlockPrintsinMing.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明代建安版画PreliminaryDiscussionofBlockPrintsinMing

淺論明代建安版畫 淺論明代建安版畫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Block Prints in Ming Dynasty 黃世團 Hwang, Shyh-Twan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兼任講師 摘要 中國古代版畫主要是以文本中的插圖形式出現,版畫依書的版式而有不同, 可謂與文本具有密切的關聯。建安版畫是中國古代文本插圖的代表,也因為如此, 於是便直接影響到明代這一時期版畫的發展。在中國美術史上,明代的繪畫是呈 現著衰頹的現象,然而在版畫方面,卻有著輝煌的成就。中國文學家周樹人先生 說:「中國木刻圖畫,從唐到明,曾經有過很體面的歷史」。的確,到了明代,版 畫的發展已到鼎盛時期,它的成就,遠遠超過了宋元,也為清代版畫所不及。 雕版印刷術促成了中國版畫的發生與發展,因此,建安版畫的蹤影可在當時 宗教、小說、戲曲等文本中窺見並且與之緊密結合,又能「兼容並蓄」衍生出極 為豐富的藝術形態,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充分展現出中國古代版畫 獨特的藝術品質。本文就宗教、小說、戲曲等文本插圖論述明代的建安版畫。 【關鍵字】樸拙、上圖下文、線條、圖文並茂、插圖 213 書畫藝術學刊 第二十一期 一、前言 雕版流派,建安(今福建建甌地區)為宋元明刻書中心之一 ,世稱其刊印書籍 1 為 「建本」。從歷史脈絡來看,建安版畫原是作為「建安本」、「建寧本」圖書刊 印中的版畫。因在宋、元、明,「建本圖書」的興盛,當時的書商為仿效文人以 古為雅號的情趣,故,會在書坊稱號前冠以「建安」。清人葉德輝於《書林清話》 中寫到:「左圖右書 ,左圖右史之制。文不足,以圖補之,圖不足,以文敘之。 2 宋刻書之盛,首推閩中,而閩中尤以建安為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當時刻書 印刷業的興盛與普及化原因所致。陳鐸在《建本與建安版畫》一書中提到,「建 陽」在古代隸屬於「建安郡」,在宋代已是全國三大刻書中心,建陽麻沙、崇化 成為「建安本」的主要刻書集中地,進而形成歷史上的「圖書之府」。 因此,「建本圖書」主要集中在建陽麻沙、崇化兩地生產。宋時,福建建安 一帶出版了大量配有插圖的書籍。這些插圖多為上圖下文式,不僅圖文並茂,而 且形象生動,深受大眾喜愛,隨著建本圖書行銷各地,建安已然成為當時全國著 3 名的圖書刻印中心之一。 古籍版本學家顧延龍(1904-1998)在《明代版本圖錄初 編》寫到:「建陽書林之業自宋迄明六百年間獨居其勝」。可見,建安版畫在圖書 的普及化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筆者試圖以「前言」、「宗教版畫」、「小說 版畫」、「戲曲版畫」、「結語」等五部分來論述明代建安版畫的概況。 二、宗教版畫 中國現存有年代的最早版畫,是唐咸通九年 《金剛經》(參見:圖 1) 。可以 1 《華夏經緯》,〈/zt/whbl/05-008/589601.html 〉,上網日期:2016 年8 月 19 日。 2清‧葉德輝著,《書林清話》(北京市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年 12 月) ,頁53 。 3陳京榮 ,《明代戏曲版画研究》(溫州市 :溫州大學研究所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 15 年) ,頁 11 。 214 淺論明代建安版畫 4 說佛教吹開了版畫藝術之花。 從扉頁的佛教繪畫中能窺見刀法極為純熟峻健, 線條亦猶勁有力,從刻線中可以看出毛筆的運用,既是肥瘦得中,又是渾厚流利, 5 釋迦及其弟子和天神等的形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