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生产民俗文旅游开发探索
                    公选课《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鉴赏》
贵州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探索
	   
        
           作者:陈思远
	       学号:201101050121
	       任课教师:马治鸾
	    
               2013 年 05 月
  
     贵州生产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探索
                 第一章贵州生产民俗旅游现状
 1.1 生产民俗旅游概况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48个少数民族人数占全省总人口的38.9%,民风质朴,各民族不同的乡土风俗,节日庆典,民族民间工艺使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势必能够盘活贵州的整个旅游市场,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强劲的动力。但当前贵州民俗文化旅游仍相对滞后。
本文通过对贵州民俗文化旅游特点的分析,针对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探析贵州生产民俗旅游开发的特点。
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日渐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特别是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全省3931.12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1452万,更有苗、侗、彝、水、仡佬、土家、白、壮、毛南、羌、仫佬等16个世居少数民族,各种各样的民族节日、民族艺术、民族风情、神话传说和饮食习惯等形成了“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民族风情。各种民族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一个绚丽的民族
文化艺术长廊,编织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贵州高原风情画。
除人才匮乏、资金短缺、观念陈旧等因素外,很大程度上由于旅游产品单一,贵州旅游业发展受到影响。开拓新的旅游产品,以激发当前旅游市场的活力势在必行。
受地理区位条件限制,贵州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市场相对不成熟。而正是贵州“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区位劣势使得民俗文化得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形成一种独立于喧嚣尘世的高品质的文化旅游资源。可以预见,只要开发得当,贵州的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必定蓬勃发展,大放异彩,这对推动少数民族地方的脱贫致富和贵州旅游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2章 发展分析
     2.1 优势
首先,从资源的数量和构成看,种类多、内涵丰富。此外,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原生神秘文化底蕴丰厚,众多的少数民族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长久以来,形成了不同的节日,婚庆习俗,饮食习惯,衣着服饰等;另外,贵州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广,布依族、苗族主要聚居在黔西南一线,水族、瑶族则聚居黔男地区,黔东南地区有苗族、侗族、毛南、羌、仫佬集中居住。
其次,从价值和功能上看,贵州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文化价值、艺术和美学价值,可以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学者研究民族文化的需求,这就使得其观光功能,科学考察和文化体验功能突出。
最后,从特性和特色上看,贵州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新、奇、特、绝”的特点,贵州有16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有许多是贵州所独有的,比如苗族中的白苗分支,青苗分支,花苗分支以及仡佬、毛南等民族,他们的节庆习俗,衣饰着装,饮食习惯等都是在其他地方所体验不到的。另外,贵州的民俗文化既有与同处云贵高原的巴蜀文化、滇文化的不同之处,又吸收了这些文化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
2.2 弱势
首先,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有待长期的科学规划,尽量避免盲目开发、无意识保护;其次,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所在地少数民族聚居区“软件”与现代化旅游服务要求之间出现严重的不协调和不对称;再次,资源所在地的基础设施缺失或老化,跟不上旅游发展的需要;最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布太过分散,往往以村寨的点状形态分布,难以形成大的旅游区域集群。
2.3 机会
第一,国际民俗文化旅游形势看好。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体验经济、文化经济、娱乐经济、休闲经济四位一体的新经济时代,民俗旅游日渐受到青睐。
第二,经济不断发展,使人们有更多剩余资金用来寻幽访胜,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对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第三,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引导,贵州省现已将旅游业作为战略型支柱产业来发展。新一届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对贵州旅游资源认知认同,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将会出现大认识、大动员、大开发,并产生强烈震撼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贵州民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将步入快车道。
第四,区域性开发和合作的加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泛珠三角经济圈合作的不断加强和深化,贵州的地位将得到不断提升,参与度显著提高。通过区域合作,贵州旅游业可以汲取兄弟省份的先进经验,同时加强同广州、香港等客源地的交流和联系,大大提高对外吸引力和影响力。
第五,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广阔,开发潜力大——贵州的民俗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辽2002SJ802-2 厨房、卫生间垂直集中式排烟气系统.docx VIP
- 新闻摄影培训课件.pptx VIP
- 肾造瘘管相关知识.pptx
- 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填写要求:(GB50300-2013附表及填写范例完整75组数据或描述).pdf VIP
- 2025年70岁以上老人考驾驶证三力测试题.pdf VIP
- 护理学基础各种注射法.pptx VIP
- 西游记中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VIP
- 护理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docx
- 护理事业十五五(2026-2030)发展规划纲要.docx
- 青海省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