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江苏野菜资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江苏野菜资源

浅述江苏野菜资源   [摘 要]现在党中央积极倡导创建和谐社会,竭尽全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让改革的成果惠及“三农”百姓,增加农村收入提到日常话题,那么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山野菜既是“绿色食品”,又深受城乡群众喜食的食品,而且可作为出口创汇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价值高,满足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还能为林农当成发家致富的好路子,培育发展成支撑地方经济的产业,致富一方百姓,而江苏省在野菜发展深加工方面还与其它省份及我堪近邻日本有较大差距,请林农转变发展观念,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发展,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发挥聪明才智为建设和谐社会再立新功。   [关键词]农村; 野菜; 加工;   在国家林业局大力倡导促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富民增收为主导,发展林下经济被提高到重要议题,如何发展林下经济才能获取可观的效益回报和美好前景?经观察实践认为发展野菜资源大有前景,因为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野菜作为风味食品,身价百倍,已登上高级宾馆餐厅的大雅之堂。由于野菜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不少种类还具有强体健体的功效,倍受国内外城乡居民喜爱。   我国野菜采摘利用有悠久的历史,从“神农氏尝百草”到唐明清时期我国出版了多部野菜和山野菜专著。明代王磐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野菜谱》书中对60种野菜一一绘图。并记载其名称,歌谣,生长情况,服食方法等,清顺治9年,顾景星撰写的《野菜赞》对44种野菜, 一一记载其食用方法,顾是湖北蕲州人,李时针的同乡。近年日本对山野菜资源利用加工发展较快,也出版了许多关于野菜加工利用方面的专著。其利用技术研究水平达到世界领先,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我国作为野菜资源大国对野菜资源开发利用与邻邦日本存在很大差距,而如今发展:“三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山野菜加工业是一条能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的好路子。   江苏省传统利用的主要山野菜资源,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横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境内河沟纵横,丘陵遍布,植物资源较丰富,据江苏植物志记载有植物2350种,197科,可利用的山野菜资源有关92种,44科,分别占科数的22..3%,为了对野菜资源有感性的认识,列举部分已经利用的野菜品种,虽然个别地区对个别品种进行人工养殖,有一定规模但是全省绝大部分地区未人工栽培,野生的利用率也较低,与该省正在建设的中等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相适应,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迫切需要发展营养保健的蔬菜食品供给,由于它们不为群众所常见,下面将主要传统利用的山野菜习性功能价值介绍:   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为十字花科植物,嫩茎叶可食用,具特别香味,养价值高。荠菜为世界性广布种,我国南北均有分布,江苏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已有少量种植,目前在南京八卦洲、红花镇等地有规模经营,主要栽培品种有:板叶荠菜亦称大叶荠菜,原有上海地方品种,叶大而厚,长可达10厘米,单株多达18片叶,商品外观性好。耐寒、耐热、早熟,生长快,播种后40天即可收采,但冬性差,易抽苔。花叶荠菜,叶窄、短小,叶面毛多,耐热、耐旱,冬性强,抽苔迟宜春播,播后40天左右可采收。荠菜生长周期短,可充分利用土地,特别是冬闲田,秋播、春播均可,秋播荠菜自9月上旬至翌年3月下旬,其间可陆续采4次~5次,每次每亩可采收500kg 累计亩产可达2500kg~3000kg,春播荠菜一般采收1次~2次,亩产累计可达1000kg。   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az,为菊科多年生草本,亦称芦蒿、水蒿。嫩茎叶具清香气味。全省各地广泛分布,山坡、草地、河岸、路过习见,过去一直采收野生资源,由于其经济价值高,南京等地已广泛种植,近两年还应用塑料大棚进行集约化经营。可用压条、扦插和种子繁殖,用地下茎压条和扦插繁殖可在每年的7月~8月间进行,种子繁殖于于10月采种,翌年3月春播,半月内即可出售。蒌蒿抗逆性强,耐湿、耐热、耐肥,但不耐旱,植株直立性强,适宜密植,产量高,载培的一年可收割3次~4次,亩产可达5000kg ,蒌蒿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鸡儿肠Kalimeris indica,南京俗称“马兰头”,为菊科多年生草本,与紫菀属Aster极相似,南京附近于清明前后挖取其茎叶作蔬菜,凉拌、炒食,风味俱佳,有消积食,除湿热,清热利尿之功效。该种在江苏省广泛分布,资源丰富。   南苜蓿Medicago hispida 南京俗称“苜齐头” ,常熟、上海、射阳亦称‘金花菜”或“草头”。为豆科一至多年生草本,原产伊朗,最旱是作为绿肥和饲料引种栽培,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早已为野生,适宜排水良好的壤土入沙质壤土,现在南京、上海、射阳也常作蔬菜栽培。通常是炒菜,也可腌食。其同属紫苜蓿M .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