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教案12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答谢中书书教案12篇

答谢中书书教案12篇   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教案(一):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重点字词,理解文意。   2.了解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课文,以至背诵。   2.理解课文资料,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体会大自然的美,理解作者写景的巧妙。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点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五)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多媒体   (六)学情分析:这是一篇很美的山水小品文,篇幅短小却很有意蕴。对于学生来说也很好理解,的重点在于美字,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去品味美。在课前应让学生熟读成诵并自主的理解课文大意,这样在理解课文上就变得简单一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以前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超多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这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样样的呢?我们一齐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答谢中书书》。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我在这一环节联系过去所学资料,让学生对所学资料有必须了解。同时简单的诗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要求大家透过研读课文,体味文中的秀丽景色,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能够熟练的背诵课文。   目标的出示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便于发挥学生的用心性和主动性。   三、解题,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两个“书”字连一齐,这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最后一个“书”是指书信,前一个“书”与“谢中”连读指的是一个人。   作者: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作品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证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适当的背景介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资料。介绍背景时,问题环环相扣自然流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知识。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画出自己读不准的字。)   鳞(lín)与(yù)颓(tuí)歇(xiē)   a.四字句两两停顿   b.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学生个别读。(教师做适当点评)   (4)学生齐读。   朗读,也是理解文意、品味语言的一种有效方法。透过反复的朗读,学生不仅仅能掌握的字词及停顿,同时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   五、小组活动   找出你们组不理解的句子和词语,然后提问   ⑴重点字词:   鳞(鱼);自(从);四时(四季);歇(消散);   复(再);与(参与,那里是欣赏)。   ⑵重点句子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种美景的人了。   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那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阿。   (3)带着想象再读课文。   (4)找个别学生口译。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带给的注释,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潜力。同时学生自己找问题共同解决的方法,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比老师一人讲解的效果要好。   六、探究学习   (1)这篇是一副清丽的山水画,哪一个字总领全文?   明确:美。这个字点明了的中心。   (2)全文为了说明这个“美”字作者写了什么时候的景物?   明确:四季,晨昏。   (3)这个字所在的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明确:统领全文。   (4)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有山、水、石壁、鱼、树木、猿鸟、夕阳、雾.   (5)这些景物是杂乱无章的吗?作者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明确:不是。由仰视到俯视再到平视。由早到晚。   教师小结:作者依次向展现了山川四时的美景,和一天中晨昏景色的变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活灵活现、趣味盎然的山林世界。   (6)活动   这短短的几句话里蕴含着多少美呢?请你带上发现美的眼晴,当一次小导游,用“我从,看到之美,尤其是字用得好。”的句式造句。   明确:那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峻峭的山峰直入云霄,哗哗的流水澄澈清明。尤其是“入”字用得好,(体现出一种向上的气势)。   那里有色彩搭配之美,你看山青水绿,石壁五色交辉。尤其是“交辉”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