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doc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doc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 第一章上古文学 1、 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 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 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A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 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 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 《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 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 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竹学思想。 3、 祌话:祌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 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 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 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 《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 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 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裁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 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 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第二章《诗经》 1、 《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 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 小雅、大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 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 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又分大雅和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 舞曲。 2、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 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 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 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 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魯颂、商颂三颂,共40篇。 3、 叫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魯、韩、毛叫家诗。前三家属“今文 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 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4、 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 诗”。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5、 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赋者, 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 直接铺叙;比即比喻或比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兴即托 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 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进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如:《关雎》用雎鸟的鸣叫起兴, 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6、“六义”(或〃六诗”)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三类是《诗经》的分 类;赋、比、兴三类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1、 今古文《尚书》:汉代,《尚书》始有今古文之分。西汉文帝时晁错根据伏胜记诵所 整理的28篇《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曲阜孔壁中 又发现一种用战国古文字写成的本子,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此书 到西晋末因战乱丢失。东晋初,豫章內史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经唐宋明淸以来学者考证, 实为伪书。 2、 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三部书的合称。指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又称《左 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又称为《公羊传》)和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又称《谷 梁传》)。 3、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它非常简括地记录了鲁国及周王朝、 其它诸侯国的历史事件,始于魯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魯哀公十四年(前481)。相传孔 子曾对它加以修订,以记事为主,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先秦时期国的编年史,书中按 时代顺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共242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