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幻灯片医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治疗 局部治疗:主要是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促进愈合 消炎类药物:药膜、软膏、含漱液、含片、散剂、超声雾化剂 止痛类药物:5%盐酸达克罗宁液、1%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涂溃疡处或含漱 局部封闭:皮质激素加2%利多卡因液,溃疡下局部浸润。有止痛促进愈合作用。 理疗:激光、微波、紫外线等局部照射 * .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治疗 全身治疗:对因治疗、控制症状、促进愈合、减少复发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抑制体液免疫 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转移因子、胸腺素、卡介苗等。增强细胞免疫 中医药:成药(昆明山海棠);辨证施治 其他:H2受体阻滞剂、谷维素、维生素、微量元素 * . 第四节 天疱疮 (pemphigus) 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出现不易愈合的大疱性损害。 【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寻常型天疱疮;增殖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红斑型天疱疮 【诊断】临床损害特征;细胞学检查;活体组织检查;免疫学检查。 【治疗】支持疗法;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局部用药。 * . 第五节 口腔白斑病 (oral leukoplakia, OLK) 定义: 口腔白斑是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一些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 * . 口腔白斑 【病因】 多由于长期的外来刺激引起。 吸烟与白斑发病关系密切。 白色念珠菌是白斑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或合并因素。白念白斑易发生癌变 易感遗传素质、微循环改变、微量元素等 * . 口腔白斑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老年男性,40岁以上为好发年龄。 好发部位:颊黏膜最多,舌部次之,也可发生于唇、腭、龈及口底。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 均质型:斑块状、皱纸状 非均质型:颗粒-结节状、疣状、溃疡状 * . 口腔白斑诊断 临床表现、病理检查、脱落细胞检查等。 白斑属癌前病变,出现以下情况者有癌变倾向,应定期复查。 * .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 * . 口腔黏膜病 口腔黏膜本身的固有病变 口腔单纯性疱疹 口腔念珠菌病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天疱疮 口腔白斑病 口腔扁平苔藓 某些全身系统疾病在口腔中的表现: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艾滋病等)在口腔的表现 * . 第一节 口腔单纯性疱疹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HSV) 【临床表现】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多表现为急性疱疹性龈口炎。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口唇处,又称复发性唇疱疹。 * .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临床分期 前驱期:发病前常有与疱疹病患者接触史。出现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1-2天后口腔黏膜、附着龈广泛充血水肿。 水疱期:出现成簇小水疱,似针头大小,易溃破,形成浅表溃疡 糜烂期:小水疱破溃后引起大面积糜烂。可有假膜。形成痂壳 愈合期:糜烂面积逐渐缩小、愈合,整个过程约7-10天 * .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临床特点 损害总是以多个成簇的水疱开始 损害复发时总是在原先发作的位置或附近 有前驱症状 约在数小时内,出现水疱,周围有轻度的红斑。疱持续约24小时。病程约10天。愈合后不留瘢痕,可有色素沉着 诱发因素:局部机械刺激、感冒、阳光照射等 * . * . * . * . * . * . * . * . * . 单纯性疱疹诊断 病史: 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口腔黏膜和唇周围出现成簇的小水疱。 复发性感染多见于成人,好发于唇红部黏膜及皮肤或口角。有自限性,全身反应轻。 辅助检查: 形态学诊断:通过涂片查找包涵体 免疫学诊断:利用抗HSV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检测 * . 单纯性疱疹治疗 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干扰素和聚肌胞;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免疫调节剂:胸腺素、转移因子等;环氧合酶抑制剂。 局部用药: 口腔粘膜用药(漱口水、抗生素糊剂、散剂、含片); 唇部及其他口周皮肤用药(软膏、氯己定液等)。 物理疗法:氦氖激光 对症和支持疗法 中医中药治疗 * . 第二节 口腔念珠菌病 (oral candidosis) 是由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 随着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造成菌群失调或免疫力降低,使口腔黏膜念珠菌病发病率相应增高。 * . 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表现及分型 念珠菌性口炎: 急性假膜型:又称新生儿鹅口疮、雪口病 急性红斑型:萎缩型,抗生素口炎。多见于成年人,主要由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而致。 慢性肥厚型:增殖型。可见于颊粘膜、舌背及腭部。常对称地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 慢性红斑型:义齿性口炎。义齿上附着的真菌是主要致病原因。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腭侧接触的黏膜上。 念珠菌性唇炎:50岁以上患者,一般发生于下唇。 念珠菌口角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