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朝中后期政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教案(旧人教版高三)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教案(旧人教版高三)
《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教案(2)(旧人教版高三)
[基础知识]明中后期政治危机的表现 严嵩专权 宦官专权 东林党人 土地兼并 陕北起义 李自成推翻明政权 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基本理论]
联合所有学过的明代相关知识,得出结论明朝时已经是封建专制陷入没落时期。
[能力培养]
1. 归纳相关历史现象,推论出:明朝中后期后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没落的尽头;
2. 比较历史次农民起义的特点。
[重点难点]明朝政治危机与封建专制的没落。
[教具教法]地图,资料,讲述,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由明加强专制主义措施的内容及联想其影响而导入。
一.明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1. 君昏臣奸。
(1) 武宗。长期不上朝。朱厚照(1491年-121年),重用刘瑾等八党,建造豪华宫殿,营建密室,称“豹房”、“新宅”,沉湎其中,频繁出巡,寻欢作乐。后南巡途中因捕鱼船翻落水,获救后死于豹房,时年31岁。
(2) 世宗。迷信道教,朝政尽由严嵩父子指把持。朱厚[ ](107年-166年),宪宗之孙,孝宗之弟。太监引诱下迷信道教方术,企还应长生,二十余年不朝臣,由严嵩当政。朱翊钧(163年-1620年),10岁即位,由陈皇后与生母李贵妃主持,后居正辅佐改革。居正去世九个月,下诏夺其官秩,抄家,从此不视朝政,大肆敛财营建。
[资料]张居正。张居正为何身后被抄家 柯愈春 (人民网)
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说:“张居正本身是一个令人感情激动的题目。”令人感情激动的事有两:一是张居正生前做了一番轰轰烈烈的改革事业,解除了明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史称万历中兴;二是他死后被抄家问罪。原因是他生前干了一番改革事业,反贪和取消赋税特权的改革冲击了皇权,得罪了官僚特权阶层,得罪了阻碍他改革的官场势力。
明代万历初年,内阁首辅张居正身后被抄家,400年一直是人们关注与议论的热门话题。
万历十二年(184年)四月,张居正辅佐十年的明神宗朱翊钧突然翻脸,下诏查抄张居正的家产,派司礼太监张诚、刑部侍郎丘前往张居正的家乡湖北江陵办理。张诚是万历皇帝早年安插在张居正身边的一名探子,丘则是当年张居正厌而不升的旧臣。张诚等查抄张居正的兄弟及几个儿子的所有家财,共得黄金万两、白银十余万两。张诚等看到张家的全部财产不及明嘉靖时宰相严嵩家产的二十分之一,于是对张氏家属严加拷讯,逼迫招认分散寄存银钱200万两。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被逼自诬,以至株连亲友,荆川骚动。张敬修不堪严刑追逼,痛写血书鸣冤,然后自缢身死。三子张懋修投井自杀未遂,又绝食未死。张氏子孙家属饿死及自杀者数十人。张居正的母亲年逾八旬,惶惧哭泣,求死不得。事情的发生,离张居正去世只有一年又十个月。
因反贪结怨于天下
明代中叶的国家,官场腐败,贿赂成风,经济崩溃,边防危急。官员本着做官就是为了捞钱的宗旨,“入朝视事,循例取索”;人事部门
与富豪勾结作弊,“贿多者阶崇,巧宦者秩进”;司法机关利用手中权力,“权门之利害如响,富室之贿赂通神”。一种以吏治腐败为主体的污浊空气毒害社会,国家处在忧患危困之中。
隆庆六年(172年)神宗即位,司礼太监冯保掌管代皇帝批阅及用印的大权,内阁首辅高拱对此极为不满,要求将这些大权归还内阁,开始密谋驱逐冯保。此事被冯保察觉。六月十六日,冯保宣读皇后、皇贵妃李氏及小皇帝的谕旨,称高拱“揽权擅政,夺威福自专”,限令高拱回籍闲住,不许停留。清康熙年间常熟人陶元淳说:“冯保驱逐高拱,其谋全出于徐阶,
张居正只是后听说而已。”徐阶在高拱之前任首辅,是高拱的对头。高拱下野,张居正升任首辅,张居正时代从此起步。
张居正顺应时代的需要,接受辅佐10岁小皇帝的重托,总揽朝纲,锐意改革。
考成法的实施,打击了农村中的豪富势力,取消了这部分人的赋税减免特权,扭转了赋税转嫁到小农身上的状况,开辟了国家的赋税之,形成“财裕民足,四海晏然”的局面。整顿学政的措施,遏制了竞奔请托以成生员的腐败风气,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改革驿递制度,煞住了官员私用驿站、饱肥私囊的腐败之风,为国家节省大批资金,以至“小民欢呼歌诵”。一条鞭法的推行,取消了豪绅势宦利用优免特权逃避赋役、偷漏税粮的特权,一律强制纳税,达到“贫民之困以纾,而豪民之兼并不得逞”的目的,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张居正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解除了明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减轻了百姓的沉重负担,但触犯了一大批官僚富豪的特权和利益,所谓“即达官显贵,亦不能少贷”。他的
反腐败措施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但他仍然坚持秉公执法,非议的人愈急,他执行得愈力,自我表白说只能“弃家忘躯,以殉国家”。
廉者自律而贪者不容
可以说张居正的改革是围绕反对贪贿开展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