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风土-《天咫偶闻》(电脑藏书)(珍藏).docVIP

北京风土-《天咫偶闻》(电脑藏书)(珍藏).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风土-《天咫偶闻》(电脑藏书)(珍藏) 【作者小传】《天咫偶闻》是清代北京风土掌故杂记,一共十卷。清末震钧撰。震钧(1857-1920),姓瓜尔佳氏,字在廷(一作亭)。汉唐晏,号涉江道人。满族人。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初在礼部等处任事。庚子(1900)事变后,为江苏江都知县。宣统二年(1910年)执教于京师大学堂,旋为江宁将军铁良幕僚,并任江宁八旗学堂总办。清亡后,卜居南方以终。著述颇富,有《庚子西行纪事》、《渤海国志》、《两汉三国学案》、《八旗诗媛小传》、《国朝书人辑略》等传世。 【著书背景】作者出身满洲世家,自小习闻北京风土人情,当清之季,目击外敌入侵及清廷权辱国种种衰败之状,追溯旧事,感慨尤深,遂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撰成此书,欲以继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之前踪,并谓“昔日之笑歌,所以酿今朝之血泪也。后人欲睹承平面目者,庶其于此求之”(自叙)。 【内容概述】全书按皇城、南城、东城、北城、西城、外城东、外城西、郊垌等地区分卷,分记北京皇宫、官廨、大臣府第、园林、寺庙及诸名胜建置沿革与景观,每涉一处,兼述有关掌故风俗。 《天咫偶闻》内容以谈清代典章制度及名人轶事为多。如卷一较为集中的记载了清内廷奏事、召对引见、仪仗服饰、行猎习射及军机处、方略馆等制度,卷二“六部官廨”条谈各部官员设置沿革,卷三由贡院沿革而涉及清代乡、会试科举制度和考场规矩,同卷“宝泉局”条记咸丰间铸大钱情况等,均可供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制度参考。至于人物,自名公巨卿、学者文人、书画名家,至民间艺人,皆有涉及。如鄂尔泰、松筠、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高鳄,袁枚等,有的材料,为他书所不见。如卷三所录徐松信札,卷六所录郑燮书函,都颇可珍贵。 在风俗方面,此书也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如卷二“堂子”条下所录作者《满洲婚祭礼合仪礼考]的专文,详细考证了满族特有的相关礼仪,并附述其各项仪节。卷四“地安门大街”条记京师南酒店、京酒店、药酒店等各类酒肆的经营品种与特色,卷六“太平宫”条谈庙市的热闹情形,特别是末卷“琐记”有关岁时节令习俗、饮食、百货贸易、住宅式样以及满族服饰、丧礼等记载,对了解北京地方或满族民俗有所帮助。由于此书在清代同类书中较为晚出,故不少地方还反映了近代社变动中旧俗渐易之迹。作者自谓:“昔我太宗创业之初,谆谆以旧俗为重,及高宗复重申之。然自我生之初,所见旧俗,闻之庭训,已谓其去古渐远。及今而日习日忘,虽大端尚在,而八旗之习,去汉人无几矣。国语(指满语)骑射,自郐无讥。服饰饮食,亦非故俗。”民间习俗亦不能例外,如“旧俗元日至上元,各店例闭户月,小肆亦闭五日。此五日中,人家无从市场,故必于岁底烹饪,足此五日之用,谓之年菜,今年各肆多不如前,初二日即交易,或初一日即然,谓之连市”(卷十))。从中可考见晚清风俗之变。 此外,此书有关当时民间刻铜、画鼻烟壶等工艺,搭棚、扎彩、裱褙等建筑装璜技术,以及书画古董收藏鉴赏等记载,也可供研究工艺美术史参考。此书的考证,尚存在一些失误。如卷九“八里庄”条以为辽萧太后运粮河东岸土城系金中都西城“灏华门”故址,卷十《辽金元明都城合图)有关金中都部分,皆不确。 天咫偶闻  清 震钧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卷六  ●卷七  ●卷八●卷九  ●卷十   ●卷一   ◎皇城本朝大内之制,全因明旧,无所损益,但易大明门为大清门,余正衙便殿皆仍之。惟各朝房旧在午门外者,今皆移于景运、隆宗二门外。盖国初御门之典,在太和门。后改御乾清门,因亦移入,即唐代之常朝也。常朝五日一举,故御门五日为期。凡题本大除授皆于此降旨。《居易录》娄书其事。咸丰中,因圣躬违和,此典久辍。及同治亲政,无请行之者。乾清门左右置木箱二,闻其中皆藏御门仪物,不开已五十年矣。   御门之典,六部堂上官及司员均得侍班。故人才贤否,堂陛熟知。自此典辍,而司员黜陟,惟凭曹长一言。只于外转时,一觐天颜而已。似非慎重人才之道,故此典宜复也。   太和殿,古之正衙,有大典则莅之。光绪庚寅正月,上亲政,并大婚、遣使。余官水部,得缀班行之末,恭睹盛仪。正使为高阳李相鸿藻;副使为礼部尚书昆相冈。由太和门外持节乘马而出,凤舆前乐设而不作,法驾卤簿前导,群臣彩服夹路。考本朝自康熙、同治至此,凡三举行此典。   大朝筵宴,内务府设朱漆反坫于丹陛之中。坫方可八尺,上陈碧玉洗一,径可二尺,厚可二寸。中镌御制玉盂联句,于文襄公敏中书。玉勺二,长二尺,交陈洗上。玉壶二,高亦二尺。碧玉盏八,径九寸者二,径七寸者六。此高庙所制。陈之殿廷,极唐皇伟丽之观,亦庚寅所瞻也。唐人早朝在日出后,朝罢议政。今则不御门而但办事、引见,或有升殿亦必先办事。国初趋朝皆在辨色后,嘉庆中有卯正入值之旨。同治初以垂帘,渐晚至辰刻。光绪以后改用寅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