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例剖析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docVIP

结合实例剖析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合实例剖析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

结合实例剖析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   引言   在近10年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资源开发达到了空前的强度。本文所提到的某金矿位于北东向延伸的山脉中段西北侧,为钨锑金成矿带的一部分,是不同矿物组合的锑砷金矿床或锑砷金矿床成矿系列,区内自北而南分布着多个锑砷金矿床(点)。区内出露地层为元古界板溪群,古生界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白垩系及第四系。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的灰绿色粉砂质板岩为本区锑金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矿区构造主要为一系列北东向复背斜、复向斜及断层组成。断裂构造主要有北东和NW向两组,以北东向断裂为主,控制了区内矿化带的总体展布方向。   1矿床(体)地质特征   金矿赋矿地层主要为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上段(Ptbnw2)。区内构造主要为背斜翼部的单斜构造,该单斜构造主要为正常次级背斜的翼部,局部表现为次级倒转背斜的倒转翼。断裂构造发育,区内多数锑金矿床、锑砷金矿床主要赋存于区域北东向剪切断裂构造派生的次级剪切断裂中。区内普遍发育不同程度的绢云母化、硅化、毒砂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及碳酸盐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其中以绢云母化、硅化、毒砂(黄铁矿)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   区内金矿床主要产于背斜核部的陡倾斜与缓倾斜劈(片)理化带接触部位,即主要产于岩层劈(片)理产状变化部位及洞坪断层(F1)、黑土坡断层(F2)的硅化破碎带中,形成北东向的带状分布。矿体主要呈陡倾斜脉状产出。矿脉分北东、NW两组,以北东向矿脉最发育,数量最多,而NW向矿脉较少,但规模较大,矿石品位较富。矿脉类型可划分为含锑金石英脉型、含锑金破碎带型两大类。   1.1北东向剪切构造带内的锑(砷)金矿床特征   按照成矿构造特点,又可划分出两个亚类,即产于北东向剪切带内石英脉型锑(砷)金矿床和产于北东向剪切带内石英脉-蚀变破碎带(片理化)型金矿床。   (1)北东向剪切带内锑金矿床。区内A金矿床产于背斜中部的北东向洞坪断层剪切构造带内,为锑(砷)金矿床。洞坪断层是与区域北东向构造方向一致的次级同向断裂。岩石中劈理构造极为发育,并往往掩饰层理。矿区已发现11条含金剪切构造带,走向25°~45°,倾向南东,倾角30°~50°。剪切构造带长度95~980m不等,厚度0.03~1.23m,具锑(砷)金矿化,其中V9脉为主要矿脉,其次为V15脉(图1)。V9脉长980m,厚度0.03~1.12m,产状与围岩劈理产状基本一致。Sb品位为1.00%~28.35%,平均3.79%;Au品位为1.50×10-6~16.50×10-6,平均为2.48×10-6;As品位为0.03%~2.31%,平均0.39%,属于厚度变化稳定、品位变化较均匀的脉状矿体。矿石物质成分比较简单。金属矿物有辉锑矿、毒砂、黄铁矿、自然金等;非金属矿物以石英为主,次为绢云母、绿泥石和粘土矿物。脉内金矿物为微粒金,毒砂为金的主要载体矿物。毒砂呈半自形-自形晶体,浸染于蚀变板岩中,粒度一般0.02~0.2mm,一般呈脉状分布于矿石中。矿石结构具粒状结构、碎裂结构、固溶体结构;矿石构造为块状、浸染状、角砾状、脉状及房巢状构造。矿石自然类型有石英脉型锑金矿石、破碎带型金矿石和蚀变岩型金矿石共三种类型,各类矿石界线比较分明。      图1 A矿床地质剖面示意图   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毒砂化,其次为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泥化等。蚀变带厚度一般为3~20cm。自矿体向围岩蚀变强度急剧减弱,总体上呈现出平行于剪切带分布的线形蚀变带。当矿体直接产生于剪切带中,而围岩无明显的锑金矿化时,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当矿体不仅产于剪切带,而且其上下盘围岩矿化也较好时,则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   2)北东向剪切带内石英脉-蚀变破碎型(片理化)型金矿床(化)。该类金矿床(化)同样产于北东向剪切构造带内,以含金石英脉为主,但金矿物主要为可见金,其成矿特征比较特殊,故单独作为一类,如B矿区均为此种类型(图2)。C矿床(化)位于背斜近核部的南东翼,岩层产状较陡。已发现4条北东向分布的石英脉带,产于强片理化蚀变带内(图3),长700~1500m,宽40~80m,厚度1.5~2.5m,最厚约8m。脉带具明显分枝复合现象。以V4脉组为主,长880m,走向30°~35°,倾向南东,倾角50°~70°。脉组由5~8条、宽5~30cm的单条石英脉组成,矿脉厚度0.52~0.78m。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其次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少量或微量黄铜矿、黝铜矿、方铅矿等。非金属矿物以石英为主,次为钠长石、白云石、绿泥石等。金主要为自然金,与石英连生,粒径从巨粒到细粒,以0.45mm~0.15mm者为多。其次为赋存于毒砂、黄铁矿中的微粒金等。围岩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硅化,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