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粤西大湾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剖析
粤西大湾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剖析
摘要:大湾铁多金属矿区位于罗定弧形构造的南缘,挟持于廉江――信宜和吴川――四会两断裂带之间。矿区赋存于寒武系八村群变质岩系,区域构造极为发育,变质作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本文介绍了大湾铁多金属矿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并就变质作用,构造活动,岩浆活动三个方面进行成矿条件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大湾铁矿
Key word: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condition; dawan iron deposit
1. 区域地质简述
广东省信宜市大湾铁多金属矿区矿区处在云开加里东隆起带的中段北西向褶皱基底部位,吴川――四会深断裂带与贵子――信宜――廉江大断裂夹持的弧形构造中部,受控于大田顶弧形构造带,素有粤西聚宝盆之称[1]。
本区域地层比较简单,以寒武系八村群为主,北东分界凹陷有少量中、下泥盆统及第四系沉积。其中八村群为一套地槽型滨海――浅海相的砂页岩夹碳酸盐的类复理式建造和海底火山喷发的熔岩、凝灰岩、凝灰质岩的混合连续沉积[2]。区内受变质作用强烈,主要开成各种片岩,加里东期发生褶皱造山运动及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质岩,局部发生混合岩化,形成各种混合岩[3]。
区域上位于惠来――高要纬向构造带的西段和吴川――四会华夏系构造的联合、复合派生的罗定弧形构造的南缘,挟持于廉江――信宜和吴川――四会两断裂带之间[2,4-5]。区内构造极为发育,纬向构造、华夏系构造和北西向构造交接复合,互相干扰、迁就,制约和利用,形成复杂的构造形迹,表现为摺皱、断裂和片理带,遍布全区极为醒目。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既有海底火山喷发,又有岩浆侵入活动。区内岩浆岩可分为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三个岩浆活动旋回,其中燕山期活动最强烈,加里东期次之,印支期活动最弱[2]。
信宜北部地区为粤西钼铜锡铁多金属远景区之一。黑色金属有铁、锰,有色金属有钼、铜、锡、铅、锌,贵重金属有金、银等;非金属有磷、硫等矿床、矿点、矿化点计27处[2,6]。
2.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地层为寒武系八村群,矿区出露有第二亚群及第三亚群。第四系仅为坡残积及山麓堆积。寒武系八村群第二亚群上段(∈bcb)矿区仅在北西角出露,可分为上、下两个亚段。下亚段(∈bcb-Ⅰ)上部以浅黄绿、灰紫色云母片岩、石英云母片岩为主,中、下部为云母石英片岩、云母长石石英片岩夹片状云母长石石英岩。本段夹15~20层绿片岩,底部一层绿片岩最厚。上亚段(∈bcb-Ⅱ)为灰黄绿、灰紫、黄褐色云母片岩、石英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云母长石石英片岩,底部局部夹绿片岩。第三亚群(∈bcc)主要布于矿区东部,且仅出露其中下段,为云母长石石英岩、云母长石石英片岩与石英云母片等。
矿区位于区域罗罅倒转背斜之南翼,属单斜构造,褶皱不发育;受区域南北西向断裂错动作用,西部地层向南移动,局部形成小型的层间拖拽褶曲。周边有东西向压扭性断裂、北东向扭压性断裂和北西向扭张性断裂三组,构成了区内纬向构造和华厦系构造的复合体系。但矿区内尚未见到明显的断裂构造。
矿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岩石类型较多。有加里东期的岩浆喷发活动及燕山晚期的岩浆侵入活动。
加里东期活动在本矿区内主要表现为海底火山喷发和混合岩化,形成海底火山喷发岩系和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火山岩分布在寒武系八村群内,是由一套中基性――中酸性的火山熔岩及火山凝灰岩所组成。火山岩分布在寒武系八村群内,是由一套中基性――中酸性的火山熔岩及火山凝灰岩所组成。由于喷发后经历多次变质作用,原岩结构、构造遭受强烈破坏,矿物组分也发生很大变化,只能根据少量岩石的残余结构构造、岩石化学成分、副矿物及微量元素特征、结合野外产状,初步推断其原岩。混合岩分布于燕山四期园墩岩体和铜罗顶岩体之间,面积约2.5km2,形成于加里东晚期,主要由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及其中未完全混合岩化的残余变质片岩组成。
区内只出露燕山四期园墩岩体和铜罗顶岩体的一小部分。铜罗顶岩体分布于矿区南东边缘,面积约0.12km2。为该岩体北西边缘。铜罗顶岩体为面积约5km2岩株,侵入寒武系八村群第三亚群(∈bcc),岩性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园墩岩体分布于矿区西部,面积约0.26km2。为该岩体东部边缘。园墩岩体为一面积约3km2岩株,侵入寒武系八村群片岩和加里东晚期混合岩,岩性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3. 成矿条件分析
3.1 变质作用
内岩石经受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和接触交代作用,前者形成云母石英片岩、石英云母片岩和云母片岩等各类片岩及结晶灰岩;后者除熔岩已成变辉长辉绿岩、糜棱岩化(或片麻状)斜长花岗斑岩外,其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