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教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业整理 WORD格式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 09化五 一.教材分析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化合物”中的一个知识点,是联系“氧化还原”与“金属的性质”的桥梁。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需要用到氧化还原的知识,一次本知识点是对氧化还原知识的运用与深化。学好本节内容对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铁盐与亚铁盐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无机物,并且应用十分广泛,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例如,亚铁是补血剂。 二.学生情况 1. 学生心理情况 有关研究表明: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的心智发展有三块:分布在小学四年级、初三和高二,其中,高一恰好是两个心智发展高峰之间的低谷,一学生无论在兴趣、爱好和价值观,亦或思维发展、认知成熟度上都经历着剧烈的变化。高一新生入学,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和教师,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不适应、不习惯甚至焦虑同时产生消极心理。这种心理对学生学习化学必修一会产生以下影响: ①自己把握不住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深度,无所适从。 ②好高骛远、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自负倾向。往往眼高手低,自我感觉良好。平时学习浮躁懒惰、没有科学的学习习惯,不求慎解;考试时粗心马虎、不认真不仔细。“一听就会,一考就慌”,我们戏称为“大明白”。 ③自暴自弃。基础知识准备得不足,太多地方看不懂,、听不懂。缺乏学习动力,从而产生畏难厌学心理,因此破罐破摔; 2. 学生学法分析: 初中三年的学习使得学生形成了习惯听命于教师,满足于你讲我听、你放我录,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积极思维,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阅读的能力,碰到问题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依赖性较强。而到了高中,许多学生仍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完成当天作业都颇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采用;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知识,初步掌握了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方法,在以上两点的教学基础上,学生通过预习听讲基本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并通过课后习题练习进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从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的鉴别开始,来学习铁盐与亚铁盐,降低了认识难度。在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已接触过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的科学关系,在此节课上学生可继续加以应用。 本节的教学中我们不用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也不用过多的知识迁移,只需扎实的按课本的内容引导学生学好,与教材前后多联系;更多的要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去体验,感知学习乐趣。 三.教学内容 本次课学习的是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 第一部分是通过鉴别亚铁与亚铁盐,引入本次课的内容. 第二部分是通过“浓度很稀的以上两种溶液该如何鉴别”设问来引入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的学习. 在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的学习中又分为三个小部分: 使用演示实验演示Fe3+离子的检验的过程并进行实验分析; 使用演示实验演示FeCl3溶液与Fe粉反应以及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过程并进行实验分析; 根据以上所学总结Fe3+与Fe2+的转化原理. 第三部分是总结和课后习题布置. 重点:Fe3+离子的检验Fe3+离子的氧化性 难点: Fe3+离子的氧化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掌握Fe3+与SCN-反应、Fe2+离子与Fe3+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初步认识Fe3+的氧化性 (3)了解实验室保存Fe2+盐的原理,能结合相关知识解释。 2、过程与方法: (1) 观察Fe3+与SCN-反应、Fe2+离子与Fe3+相互转化实验,提高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分析能力。 (2) 利用氧化还原知识,在氧化还原与具体物质之间建立联系。 (3)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了解Fe2+与Fe3+相互转化的原理,树立辩证看问题的观点。 五.教学方法策略 本节课总体上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深入学习知识点,最后再回到实验的实际应用中。具体使用了一下教学策略: 情境创设法:通过问题进行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学习记忆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杜绝酒后驾驶的社会责任感。 问题引入法:通过“如何鉴别Fe3+ / Fe2+ ”引入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的学习,通过比较已知的问题引入到比较枯燥的重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