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考纲要求1农业区位因素2主要
PAGE
PAGE 62
第一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考纲要求]
1.农业区位因素。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条件
主要有气候、土壤、地形等。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价、农业技术等。
[温馨提示] 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原始迁移农业
(1)分布:热带雨林地区的某些原始部族。
(2)生产过程:eq \a\vs4\al(砍伐和焚烧)eq \a\vs4\al(种植)eq \a\vs4\al(收获)eq \a\vs4\al(土壤肥力耗竭)eq \a\vs4\al(另选新地块)
(3)影响: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肥力下降―→谷物产量低。
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1)生产特点:自给自足式的农业,耕地稳定。
(2)生产方式:以种植旱作谷物为主,精耕细作,农业区内同时饲养牲畜。
(3)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及亚热带干旱的山地,包括中国东部东北、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德干高原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尼罗河、两河流域等地区。
3.现代混合农业
(1)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有哪些区位优势?
提示:地形平坦广阔、灌溉条件好、气候温暖、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2)生产方式: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具体如下图所示: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生产有哪些优点?
提示:①两种生产方式互惠互利,形成良性循环;②时间互补,忙闲错开;③两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可以保证农场经济收入稳定。
[温馨提示]
(1)世界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还有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等。
(2)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限制因素是灌溉水源,解决措施是东水西调。
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地球面貌产生深刻影响。
(2)不合理方式:砍伐森林、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
(3)农业技术的负面影响: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
[温馨提示]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易形成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渍化,湿润半湿润地区易形成水土流失问题。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时可依据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分析某地自然条件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分析的主导方向。
区位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
运输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府
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科技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化肥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良种
使单产量提高
冷藏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3.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1.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1)总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为: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
(2)关键因素法: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类。
(3)发展分析法: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图上反映的问题。
(4)比较分析法:找出两者或两地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形态的影响。
2.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农业类型或作物
农业区位的选择
种植业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林业
山地、丘陵地区
畜牧业
半干旱、干旱地区
渔业
湖泊、水库、沿海海域
水稻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玉米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棉花
光照充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血透室护士在医疗行为中的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专家讲座.pptx VIP
- 水利工程事故应急方案【精选资料】.doc VIP
- 西奥扶梯XO-9800电气原理图纸.pdf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配送中食材卫生保障措施.docx VIP
-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力度与科技学术著作出版成本初探.pdf VIP
- DBJ50T-323-2019 滨江步道技术标准 .docx VIP
- 2025年电竞教育机构运营模式与盈利分析.docx
- 5.2染色体变异课件(共47张PPT)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内嵌音频+视频).pptx VIP
- 【复习资料】00642传播学概论(章节复习要点).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