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Word格式资料
PAGE 1
专业整理
精品Word格式资料
专业整理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78685576 第一部分 编制综合说明 PAGEREF _Toc478685576 \h 1
HYPERLINK \l _Toc478685577 1.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478685577 \h 1
HYPERLINK \l _Toc478685578 2换撑方法选择 PAGEREF _Toc478685578 \h 2
HYPERLINK \l _Toc478685578 3支撑拆除方法选择 4
HYPERLINK \l _Toc478685579 4.编制依据 4
HYPERLINK \l _Toc478685580 第二部分 切割施工方案 5
HYPERLINK \l _Toc478685581 1.拆除工程流程 5
HYPERLINK \l _Toc478685582 2.拆除施工条件分析 5
HYPERLINK \l _Toc478685583 3.切割施工总体部署 5
HYPERLINK \l _Toc478685584 3.1切割拆除流程 6
HYPERLINK \l _Toc478685585 3.2切割施工工艺及步骤 8
HYPERLINK \l _Toc478685586 3.3切割施工中废水处理 9
HYPERLINK \l _Toc478685587 4.施工进度安排 9
HYPERLINK \l _Toc478685588 4.1施工进度分析 9
HYPERLINK \l _Toc478685589 4.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0
HYPERLINK \l _Toc478685590 5.劳动力、设备配置计划 PAGEREF _Toc478685590 \h 11
6. HYPERLINK \l _Toc478685591 施工组织结构框图 PAGEREF _Toc478685591 \h 11
HYPERLINK \l _Toc478685592 第三部分 质量、进度、安全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478685592 \h 12
HYPERLINK \l _Toc478685593 1、质量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478685593 \h 12
HYPERLINK \l _Toc478685594 3、进度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478685594 \h 12
HYPERLINK \l _Toc478685595 4、安全生产措施及设备操作规范 PAGEREF _Toc478685595 \h 13
专业整理
专业整理
第一部分 编制综合说明
工程概况
XX一号地下室结构为两层,负二层层高为3.7米,负一层层高为3.6米,XXXX。基坑支护工程采用搅拌桩止水帷幕+支护桩+混凝土内支撑的形式。
基坑内支撑梁截面尺寸如下表:
序号
编号
截面(㎡)
截面积(㎡)
工程量(m3)
砼标号
1
L1
0.9×1
0.9
约299
C30
2
L2
0.7×1
0.7
约280.7
C30
3
L3
0.6×0.9
0.54
约19.3
C30
4
L4
0.6×0.9
0.54
约44.7
C30
5
L5
0.6×0.8
0.48
约152
C30
6
LL1
0.4×0.9
0.36
约182
C30
7
LL2
0.7×1
0.7
约299
C30
内支撑梁面标高为2.15米,内支撑梁底距离负一层楼板结构面约0.7米。依照内支撑情况,将内支撑划分为如下图所示区域,分别划分为①~⑦区,见下图1。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工况要求,内支撑拆除宜在负二层结构及换撑梁板施工完成后且混凝土强度达到80%后施工。
图1
2换撑方法选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