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物修复试验-文化遗产学院-西北大学.DOC

陶瓷文物修复试验-文化遗产学院-西北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瓷文物修复试验-文化遗产学院-西北大学

PAGE PAGE 1 《陶瓷文物修复实验》 一、课程名称:陶瓷文物修复实验 二、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四年级 四、计划课时:36课时(讲授8课时,实验28课时) 五、学分:2学分 六、任课教师:杨璐 七、课程简介: 通过本门课程的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陶瓷文物的修复理念和修复操作过程,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八、参考教材:毛晓沪. 古陶瓷修复.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贾文忠. 古玩保养与修复.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九、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课时安排: 陶瓷类文物修复理论部分(讲授) 第一章 陶瓷文物修复理念(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了解陶瓷文物修复的不同理念流派; (2)理解修复理念对修复的重要性; (3)掌握利用修复理念指导和评价修复效果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布朗迪修复理论的特点与不足; 难点:吸取多元修复理念指导工作。 第一节 中国传统修复理念 第二节 布朗迪修复理论 一、可辨识性原则 二、可兼容性原则 三、原真性原则 四、影线法 第三节 修复实例分析讨论 一、马克雕像的修复 二、圆明园修复之争 三、威尼斯凤凰剧院的修复 第二章 陶瓷器制作方法(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了解陶瓷文物修复的基本制作工艺; (2)掌握烧制陶瓷器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陶瓷器的制坯成型; 难点:影响陶瓷器烧成效果的工艺因素。 第一节 常见粘土矿物 第二节 泥坯料的选取 第三节 常见成型方法 一、捏塑法 二、泥条盘筑法 三、泥条叠筑法 四、片塑法 五、模制法 六、轮制法 第四节 烧制 第三章 陶器的粘结(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了解常用的陶瓷文物粘接材料; (2)掌握陶瓷器粘接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陶瓷器的粘接方法; 难点:保证粘接效果的技巧。 第一节 陶器的粘结理论 第二节 陶器的粘结原则 一、小件器物的粘结 二、体量较大器物的粘结 第三节 陶器常用的粘结剂 第四节 陶器粘结方法 一、找对 二、茬口处理 三、施胶 四、茬口的挤压固定 五、对接缝的处理 六、做色 第四章 陶器的补配及作色(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了解色彩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掌握陶瓷器补配及作色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陶瓷器的常用补配方法; 难点:在补配区域营造出连续色彩的技术方法。 第一节 色彩基础 一、常见的着色材料及性能 二、配色方法 三、色彩评价 第二节 陶器补配的原则 第三节 常用的陶器补配材料 第四节 陶器补配的方法 一、器物表面形状的提取及固定 二、体质色与表面色的比较 三、石膏补配法 四、胶补配法 第五节 表面做旧 陶瓷类文物修复实验部分 实验1 陶器的成型及烧制(2课时) 实验目的:通过陶器烧制过程中不同成型工艺的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泥条叠筑法、泥条盘筑法、捏塑法、片塑法等古代陶器常见成型方法。通过成型过程中泥浆的和取,使学生了解水质酸碱度对粘土粘聚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成型后陶坯的烧制,使学生实际体验陶器烧制的过程并了解烧制过程中陶器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 工具及材料:粘土,筛子,研钵,压舌板,手术刀,NaOH,HCl,蒸馏水,石英砂等。 实验步骤大纲: 1粘土的选取 2粘土的干燥 3粘土的筛选 4粘土的和制 5陶胚的制作 6陶器的烧制 实验2 陶器修复档案的建立(2课时) 实验目的:通过对修复前陶器的拍照、病害图的绘制以及其它相关信息的采集,使学生了解陶器修复的准备工作及常见修复档案的建立方法,熟悉常见病害标识方法的绘图方法等。 工具及材料:照相机,照度计,三角尺,铅笔,坐标纸,彩色绘图笔,橡皮等。 1陶器修复前照片的拍摄 2陶器表面常见病害的辨识 3陶器病害图的绘制 实验3 陶器的清洁(4课时) 实验目的:通过对陶器表面的清洁,使学生了解陶器表面清洁的一般方法。通过对陶器茬口的清洁,使学生了解茬口清洁的重要性及常用材料和方法,为陶瓷器的进一步修复奠定基础。 工具及材料:手术刀,HCl,蒸馏水,丙酮,乙醇,乙酸乙酯,脱脂棉,棉签,锉刀,砂纸等。 实验步骤大纲: 1陶器表面泥土的清洁 2陶器表面其它污染物的清洁 3陶器茬口污物的清洁 4陶器茬口前人修复痕迹的清洁 实验4 陶器的粘结(4课时) 实验目的:了解常用陶器粘结剂的特性、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陶器粘结的步骤及粘结过程,掌握常用的陶器粘结临时固定方法以及常用的接缝处理方法。 工具及材料:Paraloid B72,哥俩好胶,502胶,双组分环氧树脂AAA胶,遮蔽胶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