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急救措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煤气中毒抢救 煤气中毒:指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C0)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比重为0.93,在空气中燃烧呈蓝色火焰。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空气中含量达12.5%时有爆炸的危险 一、中毒原因 1.矿井采掘爆破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其中一氧化碳含量可占3%~60%,如无足够通风,则其浓度下降很慢。在爆破后未带有效的个人防毒面具,较早进入现场进行工作,易吸入大量一氧化碳和其他毒物 2.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钢、炼铁和各种加热窑炉的焙烧中熔炉和窑门关闭不密导致漏气。煤气管或阀门漏气以及炼铁高炉顶放出的废气中均含有大量一氧化碳。特别在发生故障抢修时,更易遇到较高浓度的一氧化碳 3.石油化工、炼油、化学工业合成氨、甲醇、甲醛的过程中需要一氧化碳作原料。制造染料、瓦斯工厂以及内燃机的排出气中均含有一定量的一氧化碳 4.日常生活中,对室内的火炉、火墙等取暖设备不安装烟筒或安装不当或烟筒堵塞而煤气倒流,屋内门窗又紧闭,通风不好。煤气管道漏气等,均可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二、症 状 中毒机理:一氧化碳在体内可与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大300倍。从而破坏了红细胞携带和输送氧气的功能,造成身体严重缺氧。 1.轻度中毒:轻度中毒主要表现头晕、眼花、剧烈头痛、耳鸣、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甚至短暂的昏厥。脱离中毒现场,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迅速消失。 2.中度中毒: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可有多汗、烦躁、步态不稳,皮肤和粘膜呈樱桃红色,尤以面颊、前胸和大腿内侧较为明显。意识朦胧,甚至虚脱或昏迷。如能及时抢救,亦能较快清醒,数日内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3.重度中毒:患者突然昏倒。严重中毒所引起的昏迷可持续数小时,甚至几昼夜。常并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伤、心律紊乱,高热或惊厥。皮肤、粘膜出现苍白或青紫,有的患者四肢皮肤可出现大水疱或水肿。病人牙关紧闭,强直性全身痉挛,大小便失禁等。有的重症患者经抢救后苏醒,经过一段“清醒期”又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称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续发症” 三、危害(视频)与急 救 轻度、中度中毒患者,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中毒者的衣服、裤带、放低头部,注意保暖,轻度中毒者无需特殊治疗。 重度患者,应及时抢救,如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按压,有条件的给吸氧。配合针灸治疗,针刺人中、十宣等,并尽快转送医疗单位进一步抢救。 四、预 防措施 (1)改善生产设备,定期检修煤气发生炉和管道,锅炉及各种冶炼炉应采用机械加料。 (4) 加强安全教育,普及急救知识,加强自救、互救和使用防毒面具的训练。 (2)加强密闭通风,产生一氧化碳的车间,应加强通风,在其浓度有可能达到危险量的场所,应设置一氧化碳自动报警仪。 (3) 矿井下作业,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需在爆破完成20min后,进入作业区。 一、分 类 第六节 烧伤急救 烧伤:是一种由高温、化学物质和辐射造成的损害。烧伤因其不同的深度、烧伤面积的大小以及严重程度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症状。 按表皮损害的深度或严重度分类 : 1.I度烧伤: 由于太阳的过度辐射,与高温物体的轻微接触或高温的水和蒸汽等造成。表现为:局部轻度红、肿、痛、热,无水疱、创面干燥,很快就能恢复。 2.Ⅱ度烧伤:由深度太阳灼烧,与高温液体的接触或由汽油、煤油等烧伤造成。由于表皮的神经末梢受到伤害,因此产生剧痛及感觉过敏,明显红肿,出现水疱,由于皮肤表皮层被烧坏,导致血浆外溢,故局部温度增加,创面潮湿。如果真皮深层受到损伤,则局部颜色微红或白中透红,有小出血点,创面湿润,自发痛,但局部感觉迟钝。创面愈合后有瘢痕。 3. III度烧伤: 衣服着火,烫水浸泡,与高温物体接触,电击伤等等,都能产生Ⅲ度烧伤。Ⅲ度烧伤通常是皮肤全层损伤,甚至深达皮下组织、肌肉及骨骼。出现皮革样改变,深棕色或黑色炭化,创面凹陷,半透明,感觉消失,针刺不痛,深部水肿。 二、烧伤的急救 1.脱离烧伤源:用手边的泥土、衣被等复盖灭火,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水、化学药品浸溃的衣服,将伤员移出燃烧的建筑物或车辆;电击伤时,要及时切断电源,将伤员移开电源等等。 2.各类烧伤的急救 I度烧伤:用冷水冲洗,或把烧伤部位浸入冷水中。必要时敷上干敷料 Ⅲ度烧伤:一般不要脱去烧焦粘着在伤面的衣服,用厚的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布把烧伤处包扎起来。尽快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 Ⅱ度烧伤:把烧伤部位浸入冷水中,直到疼痛减轻为止,用干净的布或敷料浸入冰水,然后敷在烧伤处。用干的消毒纱布吸干创面并把烧伤部位包扎起来,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