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护理医疗纠纷(医患沟通)案例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写病历中应注意的问题 夹生饭难消化 1.拷贝病历 2.随意修改病历 3.记录缺陷 手术记录 出院记录 3.病程记录与护理记录明显矛盾 风险转移的主要责任在自己 病人对医疗风险的了解 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来源于医患 之间的有效沟通 了解病情 相互信任 谅解 从法律层面上讲医务人员具有法定的告知义务 关于告知主体和内容 主体:1.患者本人 2.直系亲属 3.其他-授权书 内容:1.手术告知 2.特殊检查、治疗 3.病情变化 4.后续治疗及预后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态度决定一切 责任心-无法预料 医疗后果晚晚是最关键的因素 等级 经济-感情 建立防范医疗纠纷的长效机制: 1.规范执业行为 2.快速反应,如履薄冰,上下联动,齐心协力,态度坚决,杜绝幻想,敢于碰硬 3.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任何的较量都是实力的较量 Thank you! 四部委严打医闹:医疗纠纷责任未定医院不得赔钱 ?严打医闹等涉医违法犯罪,违法行为未制止前不得调解 医疗纠纷责任未认定前,医疗机构不得赔钱息事 国家卫生计生委 中央综治办? 公安部??   司法部 2016年3月24日 护理纠纷的九个方面 1、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所引发的患方的抱怨、投诉 2、护理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3、执行医嘱不严格 4、不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护理工作不负责任 5、对神志不清的患者、行动不能自理的患者、小儿患者,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发生患者坠床,造成身体外伤 6、各种引流管脱出。 7、接到医嘱后遗忘未执行或遗忘对危重患者的特殊处理。 8、护理工作不负责任,工作中能等就等,能拖就拖,工作不主动,无协作意识。 9、特殊病人护理失误。监护室(儿童医院、精神病院,实行封闭式管理,患者受到伤害或者伤害了别人,医院应承担全部责任) 护理医患纠纷案例 解析 案例1 有一名出生刚40天的患儿,因轻咳、间断性抽搐3天于16时40分在某医院儿科住院,入院诊断佝偻病性低钙抽搐、上呼吸道感染,其中一项医嘱是10%葡萄糖7ml加5%氯化钙5ml缓慢静脉注射。儿科护士李某拿着处方去药房取药,值班药剂人员将10%氯化钾注射液10ml误认为是5%的氯化钙10ml一支发出。值班护士也没有查对,便将氯化钾当作氯化钙加入10%葡萄糖7ml中,给患儿静脉缓慢注射,注射中患儿就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抢救结束发现推注药物的注射器上套着10%的氯化钾安瓿,才发现问题的症结。 案例2 一位脑神经系统疾患的17岁女性患者在一家医院住院,一位护士发现该患者使用的蒸馏水(用于人工呼吸机加湿器)已用完,便予以更换。可她错将酒精当作蒸馏水放于患者床下,各班护士每隔2h为患者用注射器抽吸数十毫升加入加湿器,就这样直到患者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且病情急剧恶化时,多方查找原因才发现问题。错误操作经过了数名护士之手,加入的酒精约600--700ml,由于未能及时采取酒精中毒治疗措施,患者不幸死亡。 案例3 有一名产妇住院分娩,医嘱给50%葡萄糖40毫升静脉注射,值班护士以为20毫升一支安瓿的就是50%葡萄糖,没有查对药名,就将两支药液吸进针管给产妇静脉注射,当注射到10毫升时,产妇出现躁动、四肢抽搐等症状。护士此时仍未停止注射查找原因,而是让家属将产妇按住,直至把药液推完。产妇当即死亡。产妇死后,医院才发现护士给产妇注射的药是利多卡因。 案例4 一名1岁的患儿因呼吸道感染在一家医院治疗,医生的医嘱是庆大霉素8万U,1/4肌注,护士边打针边同熟人说话,把一支全部注射了,拨针时才记起出问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好在患儿没有留下后遗症。这名护士被医院除名了。 案例5 某护理人员将本该给甲产妇用的催产素注射到同病房的乙产妇身上,结果造成了乙产妇子宫强直性收缩,使胎儿室息死亡。还有一护士将本该给肺内感染患者注射的青霉素用到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身上,造成后者过敏性休克死亡。 案例6 湖北一家医院就曾发生错抱婴儿案。两产妇住进了同一家医院待产,又于某日同时各生下一名男婴。护理人员疏忽,结果将甲的婴儿给了乙,乙的婴儿给了甲。 l周后,两位产妇分别抱着对方的孩子出了院。12年后,甲抱回去的孩子生了重病,需要输血,一查血型,才发现孩子的血型不符合遗传学规律。甲的丈夫对此产生了怀疑,认为其妻对已不忠实。与他人有了外遇.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血型不符”的孩子。甲有口难辩,遂找到孩子出生的医院,要求查对原始材料。幸亏该医院很正规,原始资料保存完整,通过核对产妇的指纹等确认该孩子不是甲所生,并根据甲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