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键问题:早孕妇女感染 病毒 血 胎盘 胎儿 畸形:心脏病、白内障、耳聋 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肝肿大、黄疸型肝炎、肺炎、脑膜炎) 引起风疹:愈后良好 流产/死亡 防治原则:MMR(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活疫苗) /风疹病毒减毒活疫苗(育龄妇女) TORCH综合征(TORCH syndrome):包括风疹病毒在内 的一组病原体引起的先天性感染。 包括:弓形体 (toxoplasmosis,TOX) 其他病原体 (other pathogens) 风疹病毒 (rubella virus,RV) 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 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HSV) 其他病原体中包括梅毒螺旋体、HIV、VZV、麻疹 病毒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也可引起先天性感染。 对怀疑有风疹病毒感染的孕妇确定诊断十分有意义,可以减少畸形儿的出生。常用的诊断方法有: ①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孕妇或胎儿血中风疹病毒的特异性IgM,阳性可认为是近感染; ②检测胎儿绒毛膜中有无风疹病毒的特异性抗原; ③取羊水或绒毛膜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④取羊水或绒毛尿囊膜做核酸分子杂交试验或用PCR技术检测有无风疹病毒核酸。 风疹病毒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国外已使用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组成的三联疫苗进行预防。 RV减毒活疫苗免疫保护持续时间一般在7-10年,为避免胎儿发生畸形,所以应在妊娠之前接种。 二、鼻病毒(rhinoviruses) 分类上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有114种血清型,新型还在不断地被发现,是普通感冒的最重要病原体。 鼻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肠道病毒基本相似(+ssRNA,无胞膜),重要不同点是: ①该病毒在人胚肾、人胚二倍体细胞或人胚气管器官培养中增殖,需要33℃旋转培养; ②该病毒不耐酸,pH3.0时迅速被灭活。 由于病毒嗜好在33℃下增殖,因而通常寄居于上呼吸道,在成人引起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在儿童则不仅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且还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潜伏期24-48h,临床症状有流涕、鼻塞、喷嚏、头痛、咽部疼痛和咳嗽,体温不增高或略有增高。为自限性疾病,一般1周左右不治自愈。 感染后可产生局部SIgA,对同型病毒有免疫力,但持续时间短。另外鼻病毒型别多并存在抗原漂移现象,因而可反复再感染。用干扰素防治有一定作用。 目的要求 1.了解呼吸道病毒的种类:副粘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结构和分型 2.熟悉流感病毒的防治原则: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致病性;腺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3.掌握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分型和变异,致病性,病毒分离和鉴定 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 防治原则 预防 非特异性 特异性:疫苗 灭活疫苗,定期注射 减毒活疫苗 HA和NA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中草药:板蓝根、大青叶 防治原则 第2节 副 粘 病 毒 副粘病毒(paramyxo viruses)与正粘病毒的形态及血凝作用相似,但抗原性、免疫性及致病性则不相同。 副粘病毒包括: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新发现的亨得拉病毒(Hendra virus)和尼帕病毒(Nipah virus)。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是麻疹的病原体,分类上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有关。 一、麻 疹 病 毒 核衣壳 核酸:–ssRNA。 衣壳 包膜 刺突 血凝素( HA): 溶血素(haemolyxin, HL) : 形态与结构 生物学性状 正粘病毒 副粘病毒 核酸 -ssRNA 分节段 -ssRNA 不分节段 核衣壳 小 90~120nm 大 150~300nm 基因重组 高 低、无变化、只一个血清型 刺突 HA,NA HA,HL 生物学性状 病毒可在许多原代或传代细胞(如人胚肾、人羊膜、Vero、HeLa等细胞)中增殖,产生融合、多核巨细胞等CPE。在胞浆及胞核内均可见有嗜酸性包涵体。 培养特性 生物学性状 抗原性及抵抗力 生物学性状 麻疹病毒抗原性较稳定,虽然世界上有8个不同的基因组共15个基因型的麻疹野毒株在流行,但只有一个血清型。麻疹病毒抗原也有小的变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xsb-1显示仪表说明书.docx VIP
-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浙江省乡村旅游设计方案.pdf VIP
- DELTA台达VFD-ME300精巧简易型向量控制变频器使用手册调试说明.pdf
- 眼附属器的解剖ppt参考课件.ppt
- 土壤及地下水采样实施实施方案gp.docx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共三个单元)(2025秋).doc VIP
- 1415地面流水地质作用.pptx VIP
- Unit1GrowingUpUnderstandingideasTheageofmajority课件高中英语选择性.pptx VIP
- 写文章的软件4篇.docx VIP
- GB 50026-2020 工程测量标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