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耳石功能检查法及其临床意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二、动态平衡试验 (七)、体位变动试验 检查法: 受检者分别做蹲立(椭圆囊)、起卧(球囊角)、侧转头或侧翻身(球囊体)动作,观察有无头晕、倾倒、恶心等不适反应。 临床意义: 功能亢进则出现上述不适症状。 . * 小 结 上述耳石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主要有三: 1、为判断耳石功能有无损害及其程度和部位,有利于不断提高耳石性头晕和平衡障碍的诊治水平; 2、为对耳石功能要求较高的多种专业人员的体检、挑选和就业提供部分客观依据。 3、耳石功能稳定性的大小并非固有和永久不变的,而具有较大的可塑性。通过训练能显著增强其稳定性,通过检查可客观地检测其效果。 感 谢 诸位光临! . * 耳石功能检查法及其临床意义 . * 头昏、眩晕和头晕的鉴别 1、头昏 头脑昏昏沉沉不清醒感,由神经官能症或/和全身其它疾病等引起。 2、眩晕 自身和/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起伏、翻滚、飘移感( 运动性幻觉),由半规管神经系统功能受损所致。 3、头晕 自身摇晃及行立不稳感,由视觉、深感觉、小脑和耳石系统等病变引起。 * 头晕的病因鉴别 1、眼性头晕 由视力障碍、眼肌麻痹等眼部疾病引起。 2、深感觉性头晕 由深感觉障碍引起。 3、小脑性 由小脑系统疾病引起。 4、耳石性 由内耳迷路耳石系统病变引起。 * 内耳迷路的解剖 右侧内耳膜迷路图 内耳或迷路的构造可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二者呈套管状和互不相通。管内均充满淋巴液。在胎儿时膜迷路为一膜囊,向前发育成耳蜗(发生最迟,司听觉);向后发育成三个半规管(发生居中,司角加、减速运动中的动态平衡);中间部分发育成前庭的椭圆囊和球囊(发生最早,司直线加、减速运动和静态中的平衡) * 内耳迷路的解剖 右侧内耳膜迷路图 两个囊之间有椭圆囊球囊管相连。椭圆囊位于前庭的后上外方,较大呈椭圆形,其后上壁与其后的半规管相通。球囊位于椭圆囊的前下内侧,较小呈球形,通过联合小管与其前方的蜗管相连。 * 耳石系统的解剖 一、外周部分(囊斑): 囊斑为耳石系统的外周感受器 1、椭圆囊斑,从椭圆囊前外侧底部内壁向上隆起的小肉芽。由支柱细胞和神经细胞纤毛组成,左右各一。其顶端有一胶状膜,膜表面散有碳酸或磷酸钙盐晶体(耳石),二者合称为耳石膜,它与颅底平行和平置于神经细胞纤毛之上。? * 耳石系统的解剖 2、球囊斑 由体和角2部分组成,其结构与椭圆囊相同,左右各一。 球囊体斑系从球囊内壁内侧向外隆起, 球囊角斑系从球囊前壁内侧向后隆起。 耳石膜分别悬挂在其神经纤毛末端的矢状面和额面上,相互垂直,且均与颅底垂直。 1、椭圆囊,2、球囊体,3、球囊角 * 二、传导部分:由耳石膜位移产生的神经冲动沿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及其各自相应的传导束与小脑、脑干内的眼动和自主神经核,以及大脑和脊髓前柱等发生广泛联系,引起各自相应的神经反射活动。 三、中枢部分:大脑接受来自耳石各方面的神经冲动,经大脑皮质分析综合后调节眼球、头、颈、躯干和四肢各肌群的肌张力,协调机体在静态以及头位、体位改变运动中的平衡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 耳石系统的解剖 * 一、神经冲动的形成 耳石的适宜刺激是静态中的重力作用,以及头颈 或/和躯干在空间的直线匀速、加或减速运动。耳石膜比其周围的淋巴液为重,当头或躯干运动时引起耳石膜位移或静态中的重力作用,压迫或牵引膜下的神经纤毛而产生神经冲动。 耳石系统的生理 * 耳石系统的生理 依照Quix学说: 1、对椭圆囊耳石最大刺激时的头位为前倾30°,此时耳石所受压力最大和刺激最大,引起头颈、躯干及四肢的屈肌张力增高,头颈、躯干前屈,膝肘关节屈曲;后仰头105°时,耳石牵引力最大但刺激最小,头颈、躯干及四肢伸肌张力增高,头颈、躯干和膝肘关节伸直。两侧椭圆囊位于同一水平平面上,其作用是协同的。 * 2、对球囊体耳石产生最大刺激的头位为向对(如右)侧肩部侧歪125°。此时侧歪对侧(左侧)的球囊体耳石在上,压力最大和刺激最大,该侧上下肢和躯干的内收、伸肌张力增高;侧歪侧(右侧)的耳石在下,牵引力最大但刺激最小,该侧上下肢和躯干的外展、屈肌张力增高。两侧球囊体位于矢状平面的相反位置上,其作用是相反的。 耳石系统的生理 * 3、对球囊角耳石产生最大刺激时的头位为前倾120°,此时耳石压力和刺激最大,头颈及躯干屈肌张力增高;头后仰60°对球囊角耳石牵引力最大但刺激最小,躯干及头颈伸肌张力增高,双侧球囊角耳石位于同一额面平面上,其作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