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李凭箜篌引》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终南山》中的“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两句,是言终南山之大。诗人登临 “中峰”,纵目四顾,南山之大竟可隔出不同的分野,千沟万壑也因光线的强弱、 有无而形态各异。 B.艺术上,《石头城》采用借景取喻、托古抒情的手法,从侧面揭示出昔盛今衰、 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 C.《登幽州台歌》中,联系诗人的境遇和心情,可将“古人”理解为礼贤下士的明 君,“来者”是指像自己这样有抱负、有才能的文人。 D.《燕歌行》中的“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描绘了唐军出征前威风凛 凛、声势浩大的阵容,预示着战争的重大。 E.《李凭箜篌引》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 于把自己对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 见可感。 整体感知 解析 答案 √ √ 解析 B项“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没有提到。 C项“来者”应理解为“后来的贤明之主”。 D项描写的应是唐军出征前皇帝对战争的重视和将士的志向。 (一)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问题: 1.通过对这首诗的品读,你认为诗人登上幽州台的时候,有怎样的感想呢? 课堂互动 答案 前代的贤君既不可复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而自己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泪流了。 答案 2.人们常说“念天地之悠悠”一句耐人寻味,请你品读这一句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答案 (1)表现了空间的寥廓无垠。 (2)天地是亘古不变、无始无终的,在一个更广阔的诗境中,把时间的无尽与个人生命的有限对比,这样诗人的茫然感、失落感就更彻底、更难以排解,而读者也被带入这一层深似一层的思绪中。 答案 答案 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即古代画论家所谓的“意寓于象”。 (1)选取了连绵起伏的山势、忽合忽分的云海以及若隐若现的青霭等几个具有广阔背景的典型意象,体现了整体的特点。 (2)尾联用“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这样一个典型情境展现了山远人稀的山间景致。 (二)阅读《终南山》,回答问题: 3.本诗首联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4.诗人兼画家的王维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对偌大的一座终南山进行了传神写照,他运用了哪些表现技巧? 答案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勾画出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 答案 (三)阅读《燕歌行》,回答问题: 5.诗歌中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由此思考诗歌的主旨。 答案 (1)战争失败的原因:汉将的怙宠贪功、好大喜功。 (2)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褒奖宠赏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士兵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边塞战争,重点在于同情广大士兵,讽刺和愤恨不恤士兵的将军。 答案 6.诗中描述了这场战役中的哪些人?他们各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 (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士兵、将军、美人。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征夫、少妇。 (2)士兵、征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 将军——轻开边衅,贪功冒进。 飞将军李广——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 答案 7.《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语句严整,对偶工稳,押韵灵活。请从文中找出运用的对偶句,并体会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 (1)对偶句:“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2)该诗对偶句的大量运用,不仅在形式上使诗整齐、匀称、和谐,而且对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答案 (四)阅读《石头城》,回答问题: 8.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诗人因何作此诗? 答案 (1)苍莽悲凉。 (2)旧日繁华的石头城而今冷落荒凉,诗歌处处流露出诗人对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表达了诗人希望当朝统治者应以前车之覆为鉴的愿望。 答案 9.诗人借《石头城》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故国之悲。但诗人为何没有写石头城,却写了石头城周遭的山水呢? 答案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的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景无不融合着诗人对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答案 (五)阅读《李凭箜篌引》,回答问题: 10.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答案 (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2)运用化无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鲁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7.2 保护环境需用“重典”(18张幻灯片).ppt
- 鲁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16.2法治中国建设(15张幻灯片).ppt
- 北师大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9课 第2站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件 (20张幻灯片).pptx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共21 张).pptx
- 人民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第五课第二框兴国之魂 (14张幻灯片).pptx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doc
- 岳麓版八年级上册(上册)历史知识点.doc
- 粤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总结.doc
- 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_蛋白质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言志单元写作课件语文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言志第4课诗经两首课件语文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言志第5课离骚节选课件语文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言志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语文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言志第7课诗三首课件语文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人生如舞台单元写作课件语文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人生如舞台第8课雷雨选场课件语文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人生如舞台第9课窦娥冤选场课件语文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人生如舞台第10课哈姆莱特选场课件语文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修辞立其诚单元写作课件语文版必修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