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蜗牛简介生活型态
仿生科技概論 期中報告
航太許良碩
牛簡介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到蝸牛這名詞僅僅是一種俗稱,它指的是腹足綱並且有著螺
旋外殼的一種軟體動物,蝸牛並不是一個正式的學名。若以生活的區域來分類,
我們大致上可以將蝸牛分為三類:分別為陸生蝸牛、淡水蝸牛、以及海蝸牛(也稱
螺) 。體型最大的陸生蝸牛-非洲大蝸牛(Giant African Snail) ,可以生長到長度15
inch(38cm) 、重1 公斤的程度;最大的海蝸牛為澳洲大香螺(Syrinx aruanus) , 外
殼長度可至90 cm 、重量可到18 kg 。若以呼吸的方式分類,則可分為有肺類
(pulmonata)和前鰓類(prosobranchia) ,有肺類的蝸牛占大多數。陸生蝸牛又可分
為地棲性和樹棲性兩種類型,樹棲性蝸牛的腹足可伸展得很長,利於跨越樹葉 。
一般來說 ,蝸牛生活在潮濕 、有植物遮蔽陽光直曬的區域 例如雜木林、原生叢
林等區域,在這些區域可以見到較多種類的蝸牛;但除了這些區域外,蝸牛也常
在人類生活周遭角落出沒,像是花圃或者花園角落不顯眼處。寒冷地區生活的蝸
牛有冬眠行為,熱帶有旱季地區的蝸牛有休眠行為,休眠時蝸牛分泌一層鈣質薄
膜封閉殼口,藉此全身可藏在殼中,等待氣候適合活動時再出殼。由於蝸牛需要
利用碳酸鈣來製造外殼,所以常生活在去有石灰質的地域。
生活型態
進食
一般蝸牛以植物葉和嫩芽為食,因此是一種農業害蟲。但也有肉食性蝸牛 (例如
扭蝸牛),以 他種類蝸牛為食。法國人用蝸牛做菜肴 ,因此培育出一種個大肉
厚的勃艮第蝸牛,有39-51 cm 長,重達43-49 g ,現在這種人工養殖可食用的蝸
牛已經隨同法國烹飪向世界各地傳播。
繁殖
每年5 月-11 月是蝸牛的繁殖期,蝸牛交配後,精子並不會馬上被用來與卵受精,
而是等蝸牛找到合適的環境地點時才會考慮使用。有時蝸牛會將異體的精莢儲存
起來,保留在體內數日或數個月,以備不時之需。或是將異體的精莢分成多次使
用。有肺類蝸牛是雌雄同體的,有的種類可以獨立生殖 ,但大部分種類需要兩個
體交配 ,互相交換精子。前鰓類蝸牛是雌雄異體的,只有母蝸才可以產卵。普通
蝸牛將卵產在潮濕的泥土中,一般兩到四周後小蝸牛就會破土而出 ;但少數蝸
牛,例如堀川氏煙管蝸牛是卵胎生的 ,一次可產100 個卵。蝸牛的交配季節主要
在潮濕溫和的天氣,例如春天。當蝸牛交配的時候,兩隻蝸牛的腹足會黏附在一
起,並且會持續接近二十四小時,維持身體不動。這時候,是蝸牛最危險的時間 。
天敵
由於行動緩慢再加上體性小,蝸牛的天敵很多,舉凡鷗、鴨、鳥、蟾蜍、龜、蛇 、
1
仿生科技概論 期中報告
航太許良碩
刺蝟 、老鼠 、螢火蟲幼蟲 ,甚至是人類,都會以蝸牛作為食物。
圖檔取自/Gastropod
2
仿生科技概論 期中報告
航太許良碩
牛特色及應用領域
1. 外殼結構
近代科學對鸚鵡螺(圖一)已相當熟悉,鸚鵡螺的出現更可追朔至四億年前 ,
也因而有『活化石』之稱,目前生活於熱帶海域,超過100 公尺以下的海中,
觸手有60 至90 隻,為肉食性動物,鸚鵡螺會隨成長把先前的殼內空間隔成
氣室 (圖二),每個氣室有小管相通 (圖三),可利用這個氣室系統做浮力調
整 ,稱之為活的潛水艇 , 氣室結構更提供給人類靈感 ,設計出第一艘 『鸚
鵡螺號』潛艇 。(1954 年 ,美國第一艘原子潛艇鸚鵡螺號The Nautilus於康
乃迪克州哥頓市啟航。
圖一、生態 中的鸚鵡螺 圖二 、鸚鵡螺間隔的氣室結構
圖三、氣室的小管藉以通連每個氣室
應用於建築外觀
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建築大師萊特先生,於二十世紀中期在具代表性的作品
「古根漢美術館紐約館」(圖四)。主張「有機建築」的萊特先生,在紐約的
中央公園旁蓋的這棟博物館 , 外觀就是形似大蝸牛的白色建築 (圖五)。
3
仿生科技概論 期中報告
航太許良碩
圖四 、古根漢‧紐約
圖五 、多變高腰蝸牛 (左),與蘭嶼光澤蝸牛 (右)
應用於建築內部
在建築 內還有許多造型或是家具,都是學習貝殼而產生的。最常見的,就是
效蝸牛利用螺旋原理 ,減少橫向的空間使用的垂直動線「螺旋梯」(圖八,
圖九)。
圖八、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