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讲义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讲义资料.ppt

4.1. 轻症急性胰腺炎 腹痛 恶心、呕吐与腹胀 发热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黄疸 4.1.1.症状 4.临床表现 腹痛 为本病的主要症状(约95%的病人),常为剧痛,呈持续性,阵发加重,仰卧位时加剧,坐位或前屈位时减轻。少数老年体弱患者可无腹痛或疼痛极轻微。腹痛3~5日可缓解。 4.临床表现 疼痛部位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异: 病变在胰头及合并胆道疾病时,腹痛常位于右上腹,可向右肩、右腰部放射。 病变在胰尾时,常位于左上腹,向左肩及左腰部放射。 整个胰腺受累时,位于上腹部,向腰背部放射,呈束带样疼痛。 4.临床表现 腹痛的机制 胰腺的急性水肿至包膜紧张、炎症刺激胞膜上的神经末梢; 胰腺的炎性渗出液和胰液外溢刺激腹膜和腹膜后组织(腹腔神经丛); 胰腺炎症累及肠道,肠积气,肠麻痹; 胰管痉孪、胰管阻塞或伴胆囊炎、胆石症引起的疼痛。 4.临床表现 恶心呕吐伴腹胀 呕吐物为当日所进食物,吐剧者可吐出胆汁或咖啡渣样液,呕吐后腹痛并不减轻。如伴麻痹性肠梗阻,以腹胀较明显。 4.临床表现 发热 多为中度发热,一般3~5天自退。如持续发热一周以上不退或逐日升高超过39℃、白细胞计数升高,要注意有无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胆道感染或继发腹膜炎、胰腺脓肿。严重者体温可不升高。 4.临床表现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多有轻重不等的脱水,呕吐频繁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血钾、血钙及血镁均可降低。 4.临床表现 黄疸 较少见,约20%,于发病后第2~3天可出现轻度黄疸,数天后即消退,此系胰头水肿压迫胆总管下段、Oddi括约肌痉孪或肝功受损引起,亦可因并发胆管结石或感染所致。 4.临床表现 4.1.2.轻症急性胰腺炎体征 体征轻微,与腹痛部位一致的压痛,局部可见轻度肌紧张与反跳痛。 4.临床表现 4.2.重症急性胰腺炎 少见,但病情重,并发症多,除轻症急性胰腺炎表现加重之外,尚有: 休克 腹膜炎 低血钙 皮肤瘀斑 其它 4.临床表现 4.2.1.休克 可逐渐发生或突然出现。主要表现烦燥、冷汗、口渴、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尿少、面色苍白,严重者出现紫绀,谵妄、昏迷、血压测不到,无尿等。休克的原因除呕吐使大量的消化液丧失,或麻痹性肠梗阻时大量消化液积于肠腔、腹腔造成低血容量外,胰血管活性物质释放使周围血管扩张也是原因之一。 4.临床表现 4.2.2.腹膜炎 胰液渗入腹腔引起腹膜炎,当有大量渗出液时,疼痛弥漫全腹。腹肌紧张明显,可呈板样(但不及溃疡穿孔那样的板状腹 ),有明显的压痛及反跳痛。 4.临床表现 4.2.3.血钙降低 血钙降低系进入腹腔的脂肪酶作用,使大网膜、腹膜上的脂肪组织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者与钙结合为不溶性的脂肪酸钙,因而血清钙下降。如血钙低于1.75mmol/L(7mg/dl)时可出现手足搐搦症,提示预后不良。 4.临床表现 4.2.4.皮肤瘀斑 部分病人腹壁皮肤可见瘀斑,脐周皮肤出现青紫色或蓝紫色瘀斑(Cullen征)或两侧腰部或左侧腰部出现棕黄色或灰紫色大片不规则瘀斑(Grey -Turner征)。其发生乃由于腹腔内含消化酶的胰液和坏死组织液穿过筋膜及肌层渗入腹壁皮下引起脂肪坏死所致。 4.临床表现 4.临床表现 4.2.4.其它表现 SAP病人可有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表现,比如:ARDS、ARF、PE等。 4.3.急性暴发型胰腺炎 有极少数患者起病急骤,可无明显的腹痛等症状即突然进入休克、昏迷、心肺功能衰竭而猝死。 回目录 4.临床表现 5.1.轻症急性胰腺炎 大多数经治疗后可减轻,一周左右症状消失,若病因不根除,常可反复发作。病愈后,胰腺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 5.病程 5.2.重症急性胰腺炎 病情重,且多伴并发症,至少需2~3周始能恢复。部分患者病情迅速恶化而死亡。 5.病程 5.3.急性暴发型胰腺炎 常突然休克、猝死。 5.病程 回目录 6.并发症 轻症胰腺炎并发症少,重症胰腺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分局部并发症及全身并发症两种。 6.1.局部并发症 胰腺脓肿 一般在起病后2~3周,因胰腺及胰周组织坏死继发细菌感染而形成脓肿,此时患者高热不退,持续腹痛,上腹可扪及包块。有高AMS血症等。 假性囊肿 多在病后3~4周形成,系胰腺组织经胰酶消化坏死后液化所致,多位于胰腺体尾部,囊壁为坏死、肉芽及纤维组织而无上皮覆盖。 门脉高压 少数可因胰腺纤维化或假性囊肿挤压脾静脉形成血栓,而出现节段性门静脉高压等症状。 腹腔或腹膜后脓肿 6.并发症 6.2.全身并发症 败血症及真菌感染 糖尿病 DIC 消化道出血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MODS:如ARF,PE、ARDS、心衰等。 6.并发症 7.实验室及器械检查 血清及尿淀粉酶测定 血清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