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高考作文探究课.PPT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高考作文探究课.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高考作文探究课

2011年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012湖南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根据上述图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013湖南卷作文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地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详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和议论文。 新材料审题立意的方法 抓关键句法 由果溯因法 异同互求法 多向辐射法 明确褒贬法 分析关系法 *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探究课 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命题人提供写作的材料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全面理解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亦可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什么是新材料作文? 写作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 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作文。 材料一: 【我的立意】 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 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方法一:抓关键句法 【方法点拨】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关键句常常直接或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审题步骤】找出关键句子——分析关键句子所阐述的道理——确定立意 材料二: 【我的立意】 ①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严重后果; ②祸患常积于忽微; 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方法二:由果溯因法 【方法点拨】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我们一旦知其结果,只要顺藤摸瓜,就能探求其原因,在原因处立论, 确立文章的观点。 【审题步骤】 找出结果——探究原因——寻找生活对应点——确定立意 材料三: 【我的立意】 A、莫为“浮云”蒙蔽“童心 ”; B、给我一方净土,还我一份本真; C、不要 让心灵提前“硬化” D、留住心中的 一方净土 E、赤心长留拒绝沉沦 方法三:异同互求法(多则材料) 【方法点拨】对于组合性材料作文,应该通过对每则材料的同异的分析来确立文章的最佳观点。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异中求同) 注:“异”指多则材料 材料四: 【我的立意】 A、听从内心的召唤 B、平凡亦可见证伟 C、少年心事当拿云,云卷云舒亦是情 D、用梦想导航,以亲情护航 【方法点拨】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甚至对立明显,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在互为因果、互为补充或相互对立的比较中概括出一个论点。这样才不致于被似是而非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常用“要(正面)……不要(反面)”或“既要……又要”这样的并列复句来表达。(异中求合) 【审题步骤】观察材料特点——提炼共性和个性——揣摩最佳角度——确定立意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活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课堂练习: 2012年广东卷 *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