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接触过穆巴拉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所接触过穆巴拉克

我所接触过穆巴拉克   回忆对穆巴拉克的多次采访,记录下其中最个性化的印象。   2月11日,穆巴拉克辞去总统职务,同家人乘坐直升机离开埃及首都开罗,抵达位于西奈半岛的红海旅游城市沙姆沙伊赫,使动荡长达18天的埃及局势暂告平静,也标志着穆巴拉克这位执政埃及30年的前领导人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笔者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埃及记者,曾在本世纪初多次采访过穆巴拉克,零距离感受他的多面风采,至今脑海中还留有对他的一些个性化印象。      “我身体健康的秘诀是爱吃中餐”      2002年1月,应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穆巴拉克开始了自己的第八次中国之旅。临行前,他接受了包括笔者在内的中国驻埃及记者的联合采访。那天是星期六,对埃及民众来说是休息日,但对于穆巴拉克来说却是个工作日,外事活动一个接一个。   我们进入总统府的时间是上午9点钟,但在整整等候了3个半小时后,礼宾官才把我们领进了穆巴拉克的办公室。此前,他刚结束了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私人会晤,会见了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的官员,还接受了中国《人民日报》记者团的采访。   看见我们进来,穆巴拉克从宽大的办公桌后走出来,一一与我们握手。看到笔者把采访话筒放到他的桌上时,他主动把话筒往自己的嘴边挪近了一点,以便取得更好的录音效果。   采访开始后,穆巴拉克的身子总是向前倾斜,仔细倾听我们的问题,然后耐心回答,左手时不时地在空中挥舞,精神饱满,一点也看不出他已是一个忙碌了大半天的74岁老人。   当有记者问他为何身体如此健康时,他笑着说,“有啊!我爱吃中餐。现在开罗的中餐馆越来越多了,我时常去吃一顿,非常方便。另外,我也喜欢体育锻炼。”   这次联合采访是用穆巴拉克的母语――阿拉伯语进行的,而笔者是现场唯一的英语记者。因此,笔者在提问时首先说了一句:“总统阁下,由于我的阿拉伯语不够好,您能否允许我冒昧地用英语提个问题?”穆巴拉克看着笔者,右手在空中一挥,用英语回答,“没问题,你用英语问吧,我用中文来回答你,如何?”一番话把在座的中国记者逗得哈哈大笑。   在谈到埃及和中国的关系时,穆巴拉克说:“埃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两国领导人一直保持着密切接触,经常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磋商。1976年,我作为埃及副总统对中国进行了首次访问,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是他老人家去世前接见的最后一位外国元首。后来,我与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国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埃中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得到加强,在经济、贸易、旅游、军事、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卓有成效。可以预见,埃中友好关系的前景非常美好。”   在谈到台湾问题时,穆巴拉克的脸色一下严肃起来:“正如我以前所强调的那样,我同埃及人民都坚定地支持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在联合国和其它国际场合,我们的这一立场都是不可动摇的,而有关台湾要在开罗设立代表处的传闻是绝对不正确的。”   据《南方周末》2011年3月3日报道,检索1949年至2010年的《人民日报》显示,穆巴拉克共有10次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所有601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名列第17位。      “CNN记者不要不讲规矩”      除了这次专访外,笔者在埃及工作期间,在埃及总统府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多次见到穆巴拉克。   1979年3月,埃及和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成为第一个与以色列实现和平的阿拉伯国家。从那时起,埃及每年都能从美国那里接受10多亿美元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埃及领导人,尤其是穆巴拉克,因此被埃及国内许多人和不少阿拉伯国家民众称为“亲美派”。然而,这并不能说明穆巴拉克唯美国马首是瞻,他总是尽量维护埃及和阿拉伯国家的利益。   2001年6月,穆巴拉克在总统府会见到访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两位领导人会谈后共同会见了记者。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驻埃及记者和其他记者一样,抢着举手,希望得到提问的机会。但是一直没有提问成功。   三个提问机会已经过去、记者会眼看快要结束,CNN记者索性从主持人那里抢过了话筒,不让其他国家的记者提问,现场陷入了有趣又尴尬的境地。这时,穆巴拉克说话了:“那个CNN记者,你不要不讲规矩!这是叙利亚和埃及领导人会见后的记者见面会,首先得到提问机会的是叙利亚和埃及的记者,其次是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记者,再次是其他国家的记者。现在还没轮到你呢,你把话筒给别的记者。”   听到这里,CNN记者只好讪讪地把话筒交了出来。   不过,穆巴拉克对美国记者也不是一味排斥。在埃及局势动荡多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埃及政权的有序过渡必须从现在开始”的言论后,穆巴拉克2月3日接受了美国广播公司记者的采访,称他“已厌倦总统职位,愿意现在就辞职”,但由于担心埃及全国陷入混乱,他不能立即辞去总统职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