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分布式应用系统的编址解析与规约技术研究 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论文.docx

分布式应用系统的编址解析与规约技术研究 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布式应用系统的编址解析与规约技术研究 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论文

单位代码: 10293 密 级: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 分布式应用系统的编址解析与规约 技术研究 申 请 学 位 类 别 论 文 提 交 日 期  1010041031 学号姓名导师 学 号 姓 名 导 师 学 科 专 业 研 究 方 向 洪龙 教授 计算机系统结构 并行/分布式计算 工学硕士 2013 年 2 月 Research on Addressing Resolution and Protocol Technology of the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System Thesis Submitted to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By Wang Wanjun Supervisor: Prof. Hong Long Februray 2013 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 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邮电大学或其它 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人学位论文及涉及相关资料若有不实,愿意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授权南京邮电大学可以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 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本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 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办理。 涉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I I 摘要 分布式应用系统凭借其良好的性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其规模的 不断扩大,超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处理成为了难题。并且,通信规约的繁杂不规范也导致协议 和设备的不匹配,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编址解析和通信规约进行了分 析研究,基于 IPv6 对具体应用中的地址进行了设计,对 Polling 规约的通用功能进行了设计 和实现。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从集合角度出发,对网络通信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形式化定义描述。 (2)针对节点剧增导致的地址不足问题,基于 IPv6 提出了新型的编址方法。首先研究 IPv6 地址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然后结合分布式命名系统,对 IPv6 地址前缀、可规划空间以及 应用型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命名的编址方法。 (3)将结合命名的 IPv6 地址应用于 P2P 网络中 Chord 环。首先对 IPv6 地址进行分段哈 希,然后对多环结构的指状表进行优化,设计了基于 IPv6 地址的多环 Chord 算法。实验表明, 该算法可以有效减少 Chord 平均查找跳数,提高资源的查询效率。 (4)分析总结各种规约和分布式应用系统的通用功能,基于 Polling 规约的特点,对几种 通用功能进行了规范的设计。并且设计实现了一个邮包实时监测系统,模拟系统的实验结果 表明,该方法在针对具体应用的实现方面是非常方便有效的,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分布式系统,IPv6 地址,网络通信,分布式命名系统,Chord 环,Polling 规约 II II Abstract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by virtue of its good performance. But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ystem’s scale, the processing of ultra-large-scale data storage becomes a problem and the complexity and non-standard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protocol leads to the mismatch between protocol and equipment which results in a waste of resourc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thesis stud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