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复方青蒿油软膏的质量控制研究-药剂学专业论文.docx

复方青蒿油软膏的质量控制研究-药剂学专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方青蒿油软膏的质量控制研究-药剂学专业论文

PAGE PAGE 5 2 正文 2.1瘙痒性皮肤病的治疗概述 2.1.1 现代医学对瘙痒症的认识及治疗方法 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皮疹、湿疹类皮肤病等都是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现代医 学认为瘙痒的产生与一些炎性介质有关,如组胺、5-羟色胺、P物质、内源性阿片肽、白三 烯B4、乙酰胆硷、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介素2、蛋白酶等[1]。瘙痒是由瘙痒介质直接刺激或 者产生活化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与表皮、真皮交界处的无髓C纤维游离神经末梢作用产生的。 可以分为皮肤源性、神经病性、神经源性、精神性及混合性五种[2]。发作时,患者往往抓 至皮破血流方才止痒,久之可出现色素沉着、苔癣样变或湿疹样变,并可继发毛囊炎、疖 等。而止痒的方法有麻醉镇静、抗组胺、激素、降低血管渗透性等等。治疗一般分为全身 治疗、局部治疗两种。全身治疗主要给予镇静安神、脱敏止痒药,如抗组胺药物、镇静剂、 钙剂等,严重者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类。局部治疗主要目的是解除或减轻瘙痒,常用外用 止痒洗剂如炉甘石洗剂,或酚炉甘石洗剂,或用皮质类固醇软青或霜剂外涂。通常能起到 迅速缓解症状治标的作用,但有疗效不明显,易复发的缺点,且有嗜睡等副作用。 2.1.2 中医对瘙痒症的认识及治疗方法 《中医皮肤科学》将瘙痒分为风痒、湿痒、热痒、燥痒、虫痒五大类。作为瘙痒性皮 肤病的主证,其发病病因在中医学历代著作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 长,《内经》有云:“风邪客于肌中,则肌虚,真气发散,又挟寒搏皮肤,外发腠理,开毫 毛,淫气妄行,则为痒也。” 《诸病源候论》认为“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 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 而“无风 不作痒”,“诸痒为虚, 风盛则痒”等中医理论,均说明风邪是瘙痒性皮肤病的重要病 因。此外,中医尚有“热甚则痛,热微则痒”, “湿盛则痒” 之说,而癣病、疥疮等亦 发瘙痒, 则认为与“虫邪” 有关。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正气虚弱,卫外不固,腠理不 密,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皮肤间气血不和,是瘙痒性皮肤病发生的直 接原因。治则宜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2.2 处方来源、组成及分析 处方来源 本方来源于科研方,经临床试用,证明疗效确切,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价值。 处方组成 青蒿油 苦参 百部 金银花 薄荷脑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用于瘙痒性皮肤病属风热症、湿热症者。 方解 本方系根据民间传统用药习惯,并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精选五味中药,按中医传统理 论组方而成。中医认为,痒症多因风、热、湿、虫邪交炽于肌肤所致,治则宜清热解毒, 祛风除湿,杀虫止痒。复方青蒿油软膏方中,青蒿油清热解毒,芳香透邪为君;苦参、百 部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为臣,佐以金银花,薄荷脑,清热解毒,祛风止痒。诸药合用,共 奏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杀虫之功。 2.3 本草记载及现代研究 青蒿油 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 的干燥地上部分,经水蒸汽蒸馏所得的 挥发油。青蒿味苦,辛性寒,有清热解暑,除虱,截疟的功能。主治暑邪发热,阴虚发热, 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和湿热黄疸。始载于《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名草 蒿,将青蒿列为别名,列为下品。用于“疥瘙、痂痒、恶疮、杀虱、治留热骨节间,明目” 等。青蒿的化学成分可分为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两大类,前一类主要是挥发油,得率为0.2 %~0.25%,含蒿酮、异蒿酮、茨烯、蒎烯、丁香烯、左旋樟脑、 蒎烯、月桂烯、柠檬烯 等多种单萜倍半萜类化合物。非挥发性成分有表青蒿素、青蒿甲素、乙素、丙素,氢化青 蒿素等多种倍半萜内酯,尚含青蒿酸、香豆素、茗黄素、黄酮豆甾醇、谷甾醇、青蒿醇甲酯 和青蒿醇等[3]。青蒿油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 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 白念珠菌均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4]。青蒿素具有抗疟、抗血吸虫、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 种药理作用,而青蒿油有较强的抗浅部致病性真菌的作用[5],其抗真菌作用的有效成分为 挥发油及挥发油成分的中性和酸性部分[6]。 苦参 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 Sophora flavescens Ait. 的干燥根。苦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中品。《新修本草》谓其“治胫酸,疗恶虫” 。《滇南本草》认为本品“凉血,解热 毒,疥癞,脓窠疮毒。疗皮肤瘙痒,血风癣疮,顽皮白屑,肠风下血,便血。” 苦参味苦、 7 7 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能。用于热痢,便 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 道炎。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苦参的有效成份,具有抗寄生虫、 抗病毒、抗菌、抗肿瘤、抗 心律失常、抗过敏等多种生理活性[7]。化学成分主要有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