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民身份的生态化及其环境法律应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PAGE
PAGE IV
pursuing multiple governance as well as the legal shaping of environmental virtues.
Keywords: citizenship,the weak anthropocentrism, ecologization, legal perfection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目 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 II
1 引 言 1
2 公民身份的概念解析和历史脉络考察 3
2.1 公民身份的概念解析 3
2.2 公民身份的历史脉络考察 4
2.2.1 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传统 4
2.2.2 自由主义公民身份传统 6
3 公民身份生态化的应然性 11
3.1 环境领域权利与义务的拓展 11
3.2 环境正义建构的现实需要 12
3.3 环境协商式治理的现实需要 13
3.3.1 传统公民身份范式不足以应对生态危机 13
3.3.2 协商式治理是生态危机应有的应对模式 15
4.公民身份生态化的逻辑架构 17
4.1 秉持弱势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 17
4.2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从分离走向融合 19
4.3 权利与义务二元对立的突破 21
4.4 环境美德的社会塑造 23
5.公民身份生态化的环境法应对 25
5.1 环境法目的的修正 25
5.1.1 我国当前环境法目的的偏差 25
5.1.2 以人为本思想的回归 27
5.2 公民环境权利与义务的扩充 27
5.2.1 环境权入宪 27
5.2.2 在具体的环境法律制度当中扩充公民的环境权利与义务 28
5.3 环境治理多元化的法律完善 29
5.4 环境道德的法律形塑 30
6 结 语 31
致 谢 32
参考文献 3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引 言
PAGE
PAGE 1
1 引 言
2013 年上万头死猪漂浮在黄浦江面,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对长江水污染和饮用 水源安全问题的担忧。事实上,这只是当今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冰山一角。 随着广西龙江河镉污染、洞庭湖江豚接连死亡、湖南千年鸟道上候鸟大量被捕杀、 多省市遭遇罕见“黄霾”袭击、雾霾笼罩中的北京 PM2.5 HYPERLINK /a000006.htm#p%3D1 数据爆表、广州番禺菜地 HYPERLINK /a000006.htm#p%3D1 用有害物垃圾堆肥等环境公害事件公之于众……我国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及其背 后潜藏的环境治理缺位促使人们思考我国环境法治应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保护环境 的作用。自 1979 年正式颁行《环境保护法》(试行)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 以环境保护基本法为主体,以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控制法律为 支架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包括 9 部环境保护法律,10 部自然资源管理法律、40 多部环保与资源管理的行政法规、30 多部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100 余项环保行政规章、400 多项环境标准、1000 多项地方性环境法规。伴随我国环 境法律体系逐步形成的是我国日趋堪忧的生态现状。以淮河为例,歌谣“五十年代 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 代身心受害。”生动反映了淮河水质的渐变过程。尽管淮河是中国投入最多、开展 污染治理最早的大河,但收效甚微,至今仍是一条受污染非常严重的河流,鱼类 几乎绝迹。
面对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法治窘境,除了在中国古典思想中寻求理论指引外, 也应把目光扩展至当今欧美先进国家的环境保护成功经验。进入工业革命时代, 西方国家运用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和 自然资源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明显的例子是二十世纪爆发的震惊世界的八大 公害事件①。痛定思痛,西方国家在环境危机的严重威胁面前努力探索环境保护的 路径,在政府面向上加强环境监管责任的同时,也发展出了公民环境权利的概念。 关于环境权的经典定义是“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 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 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②作为一项已为一系列国内和国际法文件所肯定的人权 [1],环境权既蕴含着环境资源利用权和环境侵害请求权,也包含有社会公众的环境 状况知情权和环境事务参与权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显而易见的是西方国 家环境保护的策略是协调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不单纯强调政府的控制力量, 还用法律制度重塑公民的社会角色,通过国家权力与社会力量的协调与配合,实
①这八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司治理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分析-财务管理专业论文.docx
- 公司治理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实证研究-企业管理专业论文.docx
- 公司治理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实证分析-会计学专业论文.docx
- 公司治理对债务期限结构影响-会计学专业论文.docx
- 公司治理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会计学专业论文.docx
- 公司治理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金融学专业论文.docx
- 公司治理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会计学专业论文.docx
- 公司治理对债务期限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管理防御角度会计学专业论文.docx
- 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影响的实证研究-会计学专业论文.docx
- 公司治理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会计学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