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音乐听觉培养
谈音乐听觉培养
内容摘要:文章对音乐听觉类型及形成过程、听觉培养的最佳时机、音乐听觉培养方式、音乐听觉与专业要求、试听决定力进行分析阐述,提出音乐听觉的发展是早期音乐教育的必修课之一,良好的音乐听觉为孩子将来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音乐 听觉 类型 培养 发展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音乐听觉――这是领会、想象、思考音乐印象的能力。有组织地发展起来的音乐听觉是一种统一而复杂的能力,它可以完整地理解和表达作为形象和思想内容具体表现的音乐作品。”作为学习音乐的听觉应如何去培养造就,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一、听觉的类型及形成过程
音乐听觉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相对音高,一种是绝对音高。常见的是相对音高听觉,其表现是“以听觉确定某一指定音的调式和调性为基础,领会各音之间的调式关系和音程关系并能够使其再现”。绝对音高听觉是“不给任何比较音,独自领会和唱出指定音的能力”,它可表现出快速直接的判断音高,并能用人声在唱出绝对音高和调式调性间瞬时转换。具有绝对音高听觉对于一名音乐家,尤其是指挥家非常重要。那么这两种音乐听觉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必须先了解声音是怎样传到人耳朵里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组成。外耳是由耳廓和外耳道两部分组成。另有一种分法,外耳还包括鼓膜,咽鼓管是平衡中耳和外耳气压的,它有利于鼓膜的正常振动。外耳门呈漏斗状,是在耳廓前外面的一个大孔,它的作用是将外面的声波收集起来,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有一个也呈漏斗状,但稍浅一些的叫鼓膜,为半透明,它的凹面固定在骨上。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是一个含有气体的小腔,容积约为1立方厘米。鼓室是中耳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有3块听小骨,组成听骨链。鼓膜的振动可以通过听骨链传到卵圆窗,引起内耳里的淋巴振动,再传导到脑中枢神经,然后进行反射,也就是我们所听到的声音。
这一基本过程可概括为声音来源――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使声波通过)――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耳蜗(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神经(传递冲动)―― 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音乐上的听觉通常叫音感,其本身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实际上,音乐听觉基本上是在外部音响印象影响下直接表现出来的,在已有的印象的基础上借助于记忆和想象。
二、对听觉器官――耳的保护
1.远离噪音。人的听觉所能承受的极限是90分贝,超过这个限度就视为噪音,它对听力的损伤是缓慢的、进行性的。偶尔耳鸣可以变成频繁耳鸣,引起听觉衰弱、耳疲劳,甚至出现失聪。所以,不要长时间置身于嘈杂环境里,每隔半小时或20分钟到外面换一下气,缓解耳朵压力。而在噪音中娱乐、工作的人,最好戴上耳塞或耳罩,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慎重用药。一些抗感染药,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都容易损害人的内耳、耳蜗,造成耳朵听力迟缓或无听力。所以,谨慎用药、了解用药说明,与医生及时沟通是保护的根本。
3.挖耳习惯的控制。挖耳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从而把细菌带进耳道,且用耳勺不当还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甚至影响张嘴和吃东西。若耳朵痒痒,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擦。
4.调整饮食。多吃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有助于微循环,尤其是对于耳朵所处末梢神经,可以改善其血液循环,防止听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
5.忌进水。游泳或洗澡时切忌耳朵进水。若不小心流入,可以侧身将水控出,或用干棉签轻轻擦干,喜欢游泳的人最好戴上耳塞自我保护。
三、把握听觉培养的最佳时机
孩子从降生起就对周围的声音有了感觉,但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音乐听觉培养重视不够,而音乐听觉培养应在一定时间内开始并及早训练,方可有效培养孩子的听觉能力。
下面,笔者以一个图表来说明。下面是一组关于不同年龄的人音乐能力显露的百分比
再看一份关于第三届柴科夫斯基钢琴比赛中33位钢琴家学琴的年龄统计:3―4岁学琴的人有5―7人;6岁学琴的8人;2岁、8岁、9岁、14岁学琴的各1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多数钢琴家的学琴年龄是从幼儿开始,而3―7岁正是学习音乐的最佳年龄,也是音乐教育的理想时间。可见,音乐听觉的培养时机就是从娃娃抓起。
日本心理学家木村久一在《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中说,“儿童的可能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比如一个生来具备一百度可能能力的儿童,如果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一百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五岁开始教育,即使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为具备八十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十岁开始教育,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六十度能力的成人。”这也就是说,早期的音乐教育对于儿童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种意见在很多国家的音乐家调查中都得到了证实。阿尔莱特?泽纳蒂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