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中之谜阿里三围隐秘之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谜中之谜阿里三围隐秘之美

谜中之谜阿里三围隐秘之美   有一种说法是:如果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那么阿里便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如果西藏是“人类之谜”,那么阿里便是“人类的谜中之谜”。没错,无论是阿里的美还是阿里的荒凉都是极致的。   从“雪山围绕的普兰”到“岩石围绕的扎达”,再到“湖泊围绕的日土”――这传说中的“阿里三围”就像是沙漠中开出的三朵水莲花,以自己的存在证明着阿里与世隔绝的孤独和苍凉。      普兰:   雪山在哪里,神就在哪里   普兰县位于阿里地区的南部,坐落于纳木那尼雪峰和阿碧峰之间的谷地,是中、印、尼三国的交界处。这里山峦起伏,人烟稀少,放眼望去,满眼都是没完没了的岩石和荒滩,贫瘠而且粗砺。如果不是雪,不是那些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眷顾了这片一无所有的大地,人们一定会误以为,普兰是被上帝遗忘的角落。   仿佛是对普兰这片荒芜之地的奖励,这里的雪山多得简直叫人惊喜。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一抬头,一睁眼,就能看到雪山遍地。而无论你往哪里走,也无论你走出多远,似乎总也走不出雪山的怀抱。   在普兰众多的雪山之中,“冈仁波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字。然而,尽管它被称为“阿里之巅”,事实上它并不是这里的最高峰。冈仁波齐的海拔只有6656米,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人们心中,冈仁波齐是神山:它在哪里,神就在哪里。   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冈仁波齐形如一枚直插云霄的橄榄,整座雪山如同水晶砌成的一般,辉煌而且庄严神圣。它的主峰更是酷似金字塔,四壁非常对称,因此又被藏民们称为“石磨的把手”。   雪为冈仁波齐山带来了美,也带来了温润。据说,冈仁波齐雪山总共孕育了250多条冰川,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大量水源,是恒河、印度河和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更奇妙的是,人们相信,冈仁波齐雪山是造物主对人们的暗示,是神留在人间的印迹:从山的南面望去,可以看到它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格。而且不知为何,冈仁波齐山的向阳面,白雪皑皑,终年积雪不化;而神山的背面,却一反自然规律地常年无雪……   种种神奇之处,使冈仁波齐成为藏民心中的神山,因此每年都有许多来自内地、印度和尼泊尔的信徒前来朝拜转山。人们坚信:朝圣能尽涤前世今生的罪孽,增添无穷的功德,并最终脱出轮回,荣登极乐。所以,在这里总能遇见数不清的藏族人,以独有的磕长头方式俯仰于天地之间,向着冈仁波齐的方向跋涉而来。   对于信徒来说,转山是件意义重大的事。在普兰的冈仁波齐雪山,转山道分为两条:外线是以冈底斯山为核心的大环山线路,内线则是以冈底斯山南侧的因揭陀山为核心的小环山线路。外线总长32公里,徒步需3天功夫,磕长头则需15~20天。   藏民告诉我们,转山人一般都是在转足了13圈外线之后再转内线的。而且,因为据说佛祖释迦牟尼的生肖属马,所以有种说法是,马年转山一圈相当于其他年份转山13圈,且最为灵验和积长功德。      扎达:   在这里,“沧海”早已变成了“桑田”   从普兰北上,顺着狮泉河沿日阿公路往南行255公里,便进入了象泉河谷,抵达阿里境内的扎达县。到了扎达,就意味着终于到达了阿里的腹地。扎达县城不大,但扎达的土林却世界闻名。汽车穿行其间,就像是在绕着众多巨人的脚掌打圈,使人忍不住疑惑自己是否误入了某个神秘的大峡谷。   扎达土林从西北到东南,绵延175公里,宽45公里,海拔大体在4500米上下,与北方的黄土高原十分相似。它位于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沿象泉河谷一字排开,遍布整个扎达县内。这些高低错落的“土林”千姿百态,远远望去,在高而平的山脊之下,严整的山体宛若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古城堡。而这其中,又尤以位于毛刺沟的土林最为壮观,它的面积达数百平方千米,场面十分开阔。   关于扎达土林的形成,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扎达这块地方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由龙王“鲁杰博”统治。在那里有很多高大的宫殿建筑、繁华的街道和数不清的村庄。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经过强烈的阳光照射和风的吹动,海水慢慢退去,“鲁杰博”统治的这块地方渐渐露出地面,那些曾经是海中的美丽的宫殿建筑、村庄街道、高山悬崖、树木花草全部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人间……   这虽然是个传说,但确实也暗合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扎达土林,其地貌在地质学上称为“河湖相”,经过地质专家的考证,一百多万年前,这里的的确确是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后来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线递减,湖底的沉积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风霜剥蚀,终于被雕琢成今日的模样。据当地人说,直到今天,有时候还能在土林里捡到海螺、珊瑚等海底生物的化石。   面对这灰褐色的一望无际的土林,不得不说,它是这片大地上一种伟大的时间艺术。在这里,人们亲眼看到沧海是如何变成了桑田。时间仿佛是一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