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目的
错过购买是一个常见现象,如何让错过购买的消费者在面对下一
次机会时采取购买行为,而不是产生不作为惯性,在消费者心理学中,
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理性行为理论的计划行为理论一经提出,在社会
心理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反响。计划行为理论对行为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和预测力,将这一理论引入消费者心理研究十分必要,也是势必如此
的。这一结合为揭开消费者行为态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的
创新之处也正在于此。
方法
本研究沿用以往对不作为惯性研究惯常采用的情境模拟法,采用
2(折扣:大VS小)×2(他人对产品的评价:积极VS消极)x2(目
标可得性:难VS易)的三因素完全随机的被试间实验设计,选取被
试120人,分为八个实验组,其中男性57人、女性63人。
结果
用显著(F=4.327,p:O.040)。
结论
第一, 较小的价值差异可以降低不作为惯性。
第二, 他人积极的评价可以降低不作为惯性。
第三, 高目标可得性可以降低不作为惯性。
第四, 折扣大小、目标可得性和他人评价共同对不作为惯性产生影
响。
第五, 增加消费者购买意愿,最小化不作为惯性出现可能性的最佳
组合是:折扣差异小+他人的积极评价+高目标可得性
关键词:不作为惯性,计划行为理论,情境模拟法
II
Abstract
ive
Object
oftenmissoutona to
People these
purchase.Howpromote
consumersto atnexttime.insteadofdo sof
buy ingnothing,i
on ofReasoned
greatsignificance.BasedTheory Action,the
PlannedBehaviorcaused insocial
Theory hugerepercussions
onceitwas has
psychology proposed.Thetheorygoodexplanatory
and on itis to
powerpredictivebehavior,SO
power necessary
itintoconsumer would
bring psychologyresearch,whichput
forwardabrandnew iveforthebehavioroftheconsumer
perspect
andthat’Stheinnovative ofthis
pointp paper.
Method
This aimstoconsiderconsumer’Sinactioninertia
study
after thefirst the
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