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清古鉴》的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摘要……………………………………………………………………………………1 Abstract….……….….….……….……………….….………….………....………..:! 序言…………………………………………………………………………………..3 第一章:《西清古鉴》综合研究………………………………………………………13 第一节定名:“西清”与“鉴古”………………………………………………….13 第二节作者考释…………………………………………………………………15 第三节成书时间………………………………………………………………….19 第四节版本溯源…………………………………………………………………23 l版本源流……………………………………………………………………..23 2现藏情况……………………………………………………………………..31 第五节“乾隆四鉴”…………………………………………………………….32 第二章:《西清古鉴》与《宣和博古图》……………………………………………..35 第一节器物、铭拓与图籍……………………………………………………….35 第二节写作体例之比较…………………………………………………………37 第三节风格与比例………………………………………………………………40 余{仑…………………………………………………………………………………..48 图版…………………………………………………………………………………..49 参考文献……………………………………………………………………………..60 致谢…………………………………………………………………………………..65 中国美术学院一艺术人文学院一朱帅一《西清古鉴》研究 摘要 《西清古鉴》自乾隆年间编成之后一直乏人问津,直至光绪十四年重印才广 为流传,清末民初短短几十年间便有四个版本问世,更有日本版出现。这一时期。 恰恰是古代金石学与现代考古学在中国交汇的时期,一大批学者开始投身于这个 领域,而对《西清古鉴》的研究也是从这个时期的末段开始的。容庚先生对《西 清古鉴》所收器物进行了辨伪及整理等工作,而包含了《西清古鉴》在内的另一 些研究,大都只是对古代金石史籍进行的简单述评。直到建国之后,容庚先生的 学生刘雨才在其师的基础上对“乾隆四鉴”做了进一步的整理,出版《乾隆四鉴 综理表》,对《西清四鉴》书籍本身做了初步的梳理,并将“四鉴”所收之器整 理分类。十年后,王光尧先生在对一件故宫藏器的研究中,提及了《西清古鉴》 彩绘本的问题。又一个十年之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ofPennsylvania) 2010年的一篇博士论文中,来自台湾的博士生讨论了中国古代艺术图录的问题, 主要对宋徽宗和乾隆皇帝的图录进行了研究,对《乾隆四鉴》进行了简略研究。 前人对《西清古鉴》的研究基本点到即止,或集中在辨伪整理方面,并未有 一个具体深入的研究,本文旨在对《西清古鉴》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在全面厘清 该书的各个方面之后,通过与《考古图》以及《宣和博古图》的对比研究,试图 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以期开启人们对《西清古鉴》的关注与更 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这个选题试图在此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西清古鉴》,清代,青铜器,乾隆皇帝,仿古。 中国美术学院一艺术人文学院一朱帅一《西清古鉴》研究 Abstract was in not GuJian finished Periodof Was X/Qing Qianlong pingDynasty,but untilits in 14th Periodof widely the of spread reprint yearGuangxu QingDynasty.In ashort ofdecadesintheLate and

文档评论(0)

bc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