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富营养化生态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泊富营养化生态复

2.2.4 应用 司友斌等以巢湖湖水、合肥环城河水及安徽农大池塘水作为供试水样, 研究浮床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试验表明, 香根草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良好, 在56d 生长期内, 对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5.13%、91.12% 和 96.17% , 对氨氮去除率达到 100%(在试验第 35d 时即降为 0) , 对总磷也有较高去除率,分别为98.10%, 96.17%, 97.10%。 香根草 香根草生态浮床 应用2:宋祥甫等采用水域浮床无土种植方法, 以人工模拟池为试验场所, 在池内的富营养化水体 (KN和TP含量分别为2108和0125mgP L)表面种植水稻, 通过水稻吸收和吸附作用, 去除水体中N、P 元素, 以实现变废为宝净化水质, 并使水体产生良性循环。研究表明, 在水深 114m左右, 水面浮床覆盖率分别为 20%、40%、60%条件下, 水稻分蘖至成熟84天, 对全池水体中TN 净去除率分别为 29.10%、49.18%和 58.17%, TP 净去除率分别为 32.11%、42.10%和49.11%, 且水稻正常生育并收获。 水稻浮床 2.3 生物操纵 2.3.1 定义 2.3.2 原理 2.3.3 应用 2.3.1定义 生物操纵即通过对水生生物群及其栖息地的一系列调节,以增强其中的某些相互作用,促使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 主要作用对象是鱼类。 2.3.2 原理 经典的生物操纵主要通过去除浮游生物食性鱼类(planktivore)或添加肉食性鱼类(piscivores)来降低浮游生物食性鱼的数量,调控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促进滤食效率高的植食性大型浮游动物,特别是枝角类的发展,从而提高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效率,最终减少浮游植物生物量。 目前有些学者提出了非经典的生物操纵理论,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即利用滤食性鱼类直接进行对浮游植物的生物操纵。 浮游动物是生物操纵的关键因子之一,而大型浮游动物则是最重要的、 最可能压低浮游植物数量的因素植物过量生长。 滤食性鱼类可以调控浮游动物,减少鱼类捕食压力有利于大型植食浮游动物种群的发展, 而其密度的增加反过来又能很好的控制浮游植物的过量生长。 2.3.3 应用 武汉东湖,70年代每年都会出现“水华” 。形成水花蓝藻主要是微囊藻属、 鱼腥藻属和束丝藻属的种类, 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铜锈微囊藻。 1989 年, 刘建康院士和谢平在东湖里进行了4 个夏秋的原位围隔试验,即采用放养鲢、 鳙鱼的方法来试图直接控制微囊藻水华的生长,同时观察鲢、鳙鱼放养量与水华现象之间的关系, 养殖鲢、 鳙鱼的水域里不出现水华, 原因在于鲢、 鳙吃掉了导致水华发生的藻类,改善了水质。 参考文献 刘 革.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中国水产.2009,10:68 ~69. 程丽巍,许海, 陈铭达.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环境保护科学. 2007, 33 (1):18 ~21. 贺丽君 ,龚洁, 赖承程.湖泊富营养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8, 34 ( 9 ) :23 ~24. 张志勇, 方向京, 周跃.人工湿地防治湖泊富营养化污染探讨.污染防治技术.2007,20(4):38~41. 谢爱军,周炜,年跃刚.人工湿地技术及其在富营养化湖泊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净水技术. 2005, 24(06):49 ~52. 唐静杰,周青.生态浮床在富营养化水体修复中的应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2:24~26. 刘 晶,秦玉洁,丘焱伦.生物操纵理论与技术在富营养化湖泊治理中的应用.生态科学.2005,24(2) :188~192. * 主要内容 湖泊富营养化概述 湖泊富营养化生态修复 1.1 定义 1.2 现状 1.3 成因 1.4 修复 1 湖泊富营养化 1.1 富营养化定义 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得水体中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藻类以及其它水生生物过量繁殖,水呈绿色或混浊呈褐色,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造成水质恶化,严重时发生“水华”或“赤潮”,使整个水体生态平衡发生改变而造成危害的一种污染现象。池塘、水库、湖泊等多发。 一般认为水体全氮量大于0.2mg/L、全磷量大于0.02 mg/L时属于富营养化水体。 1.2 现状 我国主要淡水湖除处于人烟稀少的地区与原始状态的湖泊外, 其营养盐水平基本上都达到了富营养化发生的标准浓度,水体的富营养化在多数湖泊中已处于相当水平。 1.3 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 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成因是营养物质的增加,使得藻类和有机物增加所致。 营养物质主要是磷,其次是氮,还有碳、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等。 营养物质来源有: 土壤大量施肥,农田流失的氮、磷进人水体。 禽畜、 水产养殖 ,畜、 禽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

文档评论(0)

186****0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