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过失导致的纯粹精神损害以美国法为中心的考察.doc

论过失导致的纯粹精神损害以美国法为中心的考察.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过失导致的纯粹精神损害以美国法为中心的考察.doc

以美国法论过失导致的纯粹精神损害一- 为中心的考察 以美国法 关键词:纯粹精神损害影响规则危险区域规则旁观者规 则特殊关系规则 内容提要:在美国法上,过失导致的纯粹精神损害经历 了一个从不赔偿到赔偿、赔偿范围逐渐扩大的发展历程。 在判例法上,“影响规则”、“危险区域规则”、“旁观者规则” 和“特殊关系规则”等的发展,一方面使美国的精神损害 赔偿与身体上的损害逐渐发生分离,另一方面则使精神损 害的赔偿从直接受害人扩大到第三人。美国侵权法重述, 也顺应了这样一种发展趋势,特别是第三次重述,对判例 法作了很好的总结。美国法上的经验,在《侵权责任法》 刚刚颁布并且仅仅对精神损害作出了概括性规定的今天, 对于如何解释和适用该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精神和心灵上的健康和安宁 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人们发现,与肉体上的伤害相比较, 有时候精神上的伤害给人类带来的痛苦甚至更为严重与持 久。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尤其是医疗技术的进步,使越来 越多的精神损害及其影响在医学上可以被证明。随之而来 的,是各种精神损害赔偿诉讼逐渐增多,获得赔偿的案件 越来越多,赔偿的数额也越来越大。 但是,精神损害毕竟具有无形性,极易被伪装和夸大, 因此在美国法上限制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是法院在处理精神 损害赔偿案件时坚持的一个主题。[1]在普通法上,“没有 身体损害时,过失所导致的精神损害通常无法获得赔偿, 无论其有多么严重,除非其构成了 ‘可识别的精神疾病’”。 [2]因此,在精神损害赔偿中,没有身体损害的精祌损害, 即纯粹精神损害,是最为复杂、也最具有争议的一个领域。 著名的侵权法专家Rabin教授认为:“在普通法上,纯粹精 神损害的历史根源非常深厚,并且非常难以理顺。故意所 导致的纯粹精神损害赔偿至少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而对过 失所导致的纯粹精神损害给予赔偿则直到上个世纪中期才 逐渐被法院所接受。” [3]作为普通法国家的代表的美国, 在判例和法律重述方面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处理过失导 致的纯粹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则和理论,因此本文将从介绍 美国法上的相关制度入手,以期总结出若干对我国精神损 害赔偿司法实践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 一、纯粹精神损害 ofNewYork案。在该案中,原告幼儿(9岁)在被州雇员放 到滑雪椅升降机上的时候,因雇员没有系好保护乘客安全 的安全带,导致原告在12分钟的下降过程中椅子一直处于 悬吊的状态,因而受到了惊吓并且情绪异常激动。最初, 索赔法院(courtofcl aims)拒绝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认为 依据Mitchellv. RochesterR y. Co.案[4],原告的诉因是虚 假的。纽约州上诉法院法院(courtofapp eals)认为适用 M itchellv. R ochesterRy . Co.案的判决是不公平的,并且 与经验与逻辑相悖,不法行为人应当对其行为所导致的自 然的和直接的后果承担责任,而该后果的判断则应该由陪 审团来做出。最终,法院判决被告的过失行为与原告所受 的伤害之间有实质的联系,因而应当赔偿原告的损失。[5] 这个案例之所以著名,在于法院首次突破了将精神损害作 为身体损害的附属的做法,给予了原告因被告过失行为所 直接导致的精神上的损害以赔偿。在本案中,原告方遭受 了精神上的损害,而且该损害仅仅是由于被告的疏忽将原 告置身于一种不安全的状态而受到了惊吓、而并非由有形 的身体上的损害造成。初审法院和上诉法院分歧的关键在 于M itchellv. R ochesterRy . Co.案在这里是否可以适用, 原告这种精神损害是否为被告过失行为的自然和直接的结 果,被告的疏忽行为导致了原告“严重的情绪和精神上的 障碍并留下了身体上的症状”是否构成法律上的诉因。 这一案例提出了精神损害赔偿领域一个复杂且重要的 问题__精神损害与身体损害的关系。一方面,身体的损 害往往会带来精神上的损害,因此,身体损害所致精神损 害赔偿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另一方 面,身体损害可以作为精神损害的真实性和严重性的证据: 例如,若精神损害导致了流产、呕吐、失眠等身体上的症 状,在现今各国司法实践中较容易得到赔偿。然而,现实 中大量的精神损害并非由身体损害所导致;且精神损害所 导致的身体上的不适的症状并非侵权行为的直接后果,而 仅仅是证明精神损害存在的证据而已。在美国法上,为理 解身体损害与精神损害的关系问题,司法实践创设了“纯 粹精神损害”这一概念,并通过判例积累了若干处理“纯 粹精神损害”及其赔偿问题的规则。 在美国法上,依据身体损害与精神损害之间的关系, 可以将精神损害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因身体损害 (physica 1 injury)所导致的非财产损害(no n-pecuniar ydamage)的赔偿,即“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