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地诊断与鉴别诊断.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面神经麻痹地诊断与鉴别诊断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解剖生理 面神经分为2支: 较大的一支为面神经本部,主要管理面部表情肌的运动; 另一支细小的为中间神经,内含副交感纤维和感觉纤维。 一.解剖生理 面神经的运动纤维起源于面神经运动核,位于桥脑下部。 面神经核分为两半部分: 上半部分支配额肌、上部面肌、颧肌和眼轮匝肌的上半部分; 下半部分支配眼轮匝肌的下半部分、下部面肌和颈阔肌。 一.解剖生理 面神经核的轴突在发出后向背内侧走向第四脑室底近中线处,绕过外展神经核,在桥脑延髓交界处的外侧出脑干,走向桥脑小脑角,中间神经于面神经和听神经之间发出。 这3条神经均行向外侧进入内耳道,在内耳道,面神经、中间神经与听神经分离,继续在面神经管向外侧行走,达膝状神经节水平,而后面神经在茎乳孔出面神经管,经腮腺,支配除咀嚼肌和提上睑肌以外的面肌及耳部肌、枕肌、镫骨肌、颈阔肌。 一.解剖生理 面神经的核上纤维起源于中央前回下1/3,其纤维经放射冠、内囊膝部、大脑脚内侧部分到达桥脑,大部分交叉到对侧,支配对侧面神经核,也有一小部分不交叉而支配同侧面神经核上半部分。 一.解剖生理 所以,面部下1/2-2/3的肌肉属于单侧皮质支配,即面神经核下半部分只接受对侧交叉的皮质延髓束纤维,而面部上1/3-1/2的肌肉属于双侧皮质支配,即面神经核上半部分接受两侧皮质延髓束纤维。 一.解剖生理 因此,一侧的核上性通路受损时只发生对侧面部下1/2-2/3的肌肉瘫痪,而一侧核性或和下性的面神经损害则引起同侧全部肌肉麻痹。 一.解剖生理 中间神经 1.传导舌前2/3味觉; 2.副交感神经纤维; 3.传导感觉的纤维。 二.检查 一.面肌运动 二.味觉 三.反射 二.检查 一.面肌运动 二.味觉 三.反射 二.检查 一.面肌运动 二.味觉 三.反射 二.检查 一.面肌运动 二.味觉 三.反射 三.面神经损害的诊断 1.中枢性: 2.周围性: 三.面神经损害的诊断 1.中枢性: 2.周围性: 三.面神经损害的诊断 1.中枢性: 2.周围性: 四.周围性面瘫的病因 1.先天性:少见。如面神经先天畸形、面神经或核发育不全; 2.原发性:常见,占80%,如Bell麻痹,病因可能与血管痉挛、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遗传因素及内分泌紊乱有关; 3.感染性:较常见,多因面神经或相邻部位的病毒或细菌感染累及面神经引起,如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乳突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感染; 4.外伤性:较少见,多因颞骨骨折、面部外伤以及产伤; 四.周围性面瘫的病因 5.压迫性:较少见,如原发性胆脂瘤、听神经瘤、脑膜瘤; 6.代谢性:罕见,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7.中毒性:罕见,多因化学或药物中毒; 8.医源性:较常见,如中耳乳突手术、颞骨手术、听神经瘤手术等。 9.血管性:桥脑出血、梗死 五. 周围性面瘫的分段诊断 面神经颅外段: 鼓索支水平: 累及镫骨肌支: 膝状神经节: 内耳孔处的损害 桥脑小脑角损害 面神经核及髓内面神经纤维损害 五. 周围性面瘫的分段诊断 面神经颅外段: 鼓索支水平: 累及镫骨肌支: 膝状神经节: 内耳孔处的损害 桥脑小脑角损害 面神经核及髓内面神经纤维损害 五.周围性面瘫的分段诊断 面神经颅外段: 鼓索支水平: 累及镫骨肌支: 膝状神经节: 内耳孔处的损害 桥脑小脑角损害 面神经核及髓内面神经纤维损害 五.周围性面瘫的分段诊断 面神经颅外段: 鼓索支水平: 累及镫骨肌支: 膝状神经节: 内耳孔处的损害 桥脑小脑角损害 面神经核及髓内面神经纤维损害 五.周围性面瘫的分段诊断 面神经颅外段: 鼓索支水平: 累及镫骨肌支: 膝状神经节: 内耳孔处的损害 桥脑小脑角损害 面神经核及髓内面神经纤维损害 五.周围性面瘫的分段诊断 面神经颅外段: 鼓索支水平: 累及镫骨肌支: 膝状神经节: 内耳孔处的损害 桥脑小脑角损害 面神经核及髓内面神经纤维损害 五.周围性面瘫的分段诊断 面神经颅外段: 鼓索支水平: 累及镫骨肌支: 膝状神经节: 内耳孔处的损害 桥脑小脑角损害 面神经核及髓内面神经纤维损害 五.周围性面瘫的分段诊断 面神经颅外段: 鼓索支水平: 累及镫骨肌支: 膝状神经节: 内耳孔处的损害 桥脑小脑角损害 面神经核及髓内面神经纤维损害 六.常见疾病 Bell麻痹: 吉兰—巴雷综合症: Lyme病: 颅底脑干外病变:颅底骨折、胆脂瘤、慢性中耳炎 脑干病变:桥脑出血、梗死、肿瘤、炎症 七.Bell麻痹的治疗 一.糖皮质激素 二.抗病毒药物

文档评论(0)

静待花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