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定的望气说.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画鉴定的望气说

书画鉴定的“望气”与时代风格 朱万章 中国艺术研究院明清美术研究08级博士 广 东 省 博 物 馆 研 究 员 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朱万章《书画的鉴藏与市场》,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年。 一、书画鉴定中的“望气” 书画鉴定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断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望气”。所谓“气”,便是时代气息。 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经济、风俗、建筑、时尚、工具、服饰及其他所有能反映时代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形态对这个时代书画作品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时代在书画中留下的烙印。 二、形制断代 通过书画的形制判断时代是书画证伪的主要依据。因为书画的不同形制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如果在非出现该形制的年代发现该年代的产物,可以完全认定该书画为“伪”而不必再考察其他的因素。 1、联、屏 目前所见最早的联屏为明代后期人所书。 明 德清 行书五言联 (广东省博物馆藏) 2、扇面 现存最早的折扇画是宣德二年(1427年)由明宣宗所画的设色山水人物折扇画(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而在折扇上写字作画是在明代中期即成化年间开始兴起,在万历和崇祯年间开始广泛流行。 明代,出现少量的书画成扇,现在所见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陈道复的《梅竹图》成扇和《行书五言诗》成扇等,但总的来说,这类成扇并不多见。 清代中后期,出现一些书画集锦扇面,书与画间隔排列,一般书法由不同的书画家所作,绘画为一人或多人所作,上款为同一人,如张维屏、谢观生等人《合作书画集锦扇》(广东省博物馆藏)就是分别由张岳菘、张维屏、何有书、潘正亨书法,谢观生山水,上款为“云巢” 三、款式断代 不同时期的书画家都有不同的书款习惯,通过这种署款式样,可以作为判断时代的依据之一。在作者所题款式中,一般有上款和下款之分。下款是指作者本人的名款,一般指署款;上款指受书画者名款,但不是每件作品都有上款。一般说来,多数作品都是有下款或钤印记的。 明代早、中期的不少画家书写款式都比较简单,有不少只署穷款,或只署姓名 明·林良松鹤图(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代后期到清代前期的信札中,很多人习惯在书款之后加上“左冲”或“冲”字样。本来原意是表示此信结束了,是“左终”或“终”之意,因为“终”字不吉利,所以就改为“冲”。 明代中期以降,开始出现了一些有上款的书画,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双款”。明人的书画中,喜欢先写上自己的款,然后再写上款,以表示谦虚,这种情况在明人的书扇中尤其多见。此类书款模式最晚在清初的一些作品中还能见到。再晚以后,就不易见到了。 唐寅的“吴门唐寅为叔高画秋声图”(《秋声图》卷,日本泉屋博古博物馆藏) 明代后期直到清代康熙年间,在上款中习惯称“词学”、“社长”、“社学”、“社兄”、“辞丈”、“词丈”、“词盟”、“词宗”、“词兄”、“词坛”、“盟兄”、“盟翁”、“道翁”、“道兄”等,这是和当时文人喜欢结社、结盟,各种社团层出不穷密切相关的。 张宏的“己巳为兴参词兄写,张宏”(《秋塘戏鹅图》,广东省博物馆藏) 到了清代乾隆、嘉庆以后直到民国时期,很多书画家在书写上款时习惯将两种称谓一起并署,这种称谓是判定清代书画的一个重要标志。 赵之谦的“瑟斋公祖大人正画,同治九年夏四月治会稽赵之谦” (《牡丹菊石图》,广东省博物馆藏) 四、建筑断代 其他的断代依据:科举、服饰、民俗、时尚、政治、军事、重大历史事件、避讳、…… * * *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