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七文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七文体

古代汉语通论 文体 一、划分文体的标准 1、什么是文体 文体,一指文章的风格流派;一指文章的体裁类别。 每一种文体的发展都有其背景。参看课本p382. 2、文体分类的研究 东汉蔡邕《独断》:“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诏书,三曰制书,四曰戒书”;“凡群臣上书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 魏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 奏议——雅,善于运用经典; 书论(书信、论说)——理(条理明畅) 铭诔——实(切实而不浮夸) 诗赋——丽(敷陈词藻) 陆机:10类:诗、赋、铭、箴、颂、诔、碑、奏、论、议 《文赋》承接曹丕文体分类之说,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对文体之间的细致区别作了精当的论述:“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六朝刘勰:分文体为文、笔两大类。 刘勰《文心雕龙》:“有韵则文,无韵则笔。”其实就是两种文体的分类 该书将文体分为三十三类(加上骚体共三十四类) 萧统:38类 萧统《文选》是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这些作品按照文体,以时间为序列分类别目。萧统在《文选序》中说他的选录标准是“以能文为本”,必须“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入选作品应该文采华美、构思巧妙。按照这一标准,他没有选那些经、子、史类作品。 3、划分标准 第一:根据文章的语言形式 (1)韵文——以押韵为标准; (2)散文——非韵文; (3)骈文——讲究平仄对仗,但不押韵。 第二:根据文章的内容 (1)历史著作:一般属于记事文; (2)哲学著作:一般属于议论文。 第三:根据文章的应用范围 萧统《昭明文选》38类 姚鼐《古文辞类纂》13类 参看课本p388. 二、文体分类及其特点 1、论辨类 2、序跋类 3、奏议类 4、书说类 5、序类(赠序类) 6、诏令类 7、传状类 8、碑志类 9、杂记类 10、箴铭类 11、颂赞类 12、辞赋类 13、哀祭类 1、论辨类——论说文(哲学论文、 政治论文、史论、文论) 先秦诸子书,一般都可看作论文集。单篇论文则以贾谊《过秦论》为最早。 论:正面发表自己的主张,阐明一个道理。 《过秦论》、《封建论》 辨:辨别事理的是非,多驳斥别人的言论。 《论衡》、 《神灭论》 2、序跋类—— 诗文的序言 序:放在书的前面;跋:放在书的后面。 汉以前,序一般放在书的后面。《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文解字·叙》都放在后面。跋最早见于欧阳修《集古录·跋尾》。 3、奏议类——臣上给皇帝的书信 (1)书:先秦时给国君的报告 李斯《谏逐客书》 (2)疏:臣下对皇上陈述事情的文章 贾谊《论积贮疏》 晁错《论贵粟疏》 (3)表:陈述情况或意见 李密《陈情表》 诸葛亮《出师表》 (4)封事:一种机密文件,直呈皇帝,要密封。 (5)札子:议论得失,提出某种建议 (6)对策:应举时皇帝出题写在简上,叫做“策 问”。答题的文章叫做“对策”。 4、书说类——包括书和说 书指一般的书信,说大多是游说任君的言辞。 司马迁《报任安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一般指书信 《战国策》中策士游说之说——说 5、赠序类——古代的临别赠言 韩愈《送孟东野序》 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6、诏令类——皇帝给臣下的书信(令、制) (1)诏书:命令、文告之类; (2)制书:颁布制度之类; (3)诫敕:颁爵、告戒之类; (4)檄文:晓谕或声讨罪恶之类。 7、传状类——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文章 (1)传(传记),《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孔子世家》《留侯世家》 (2) 行(即行状),也叫行述、行略、事略, 本指提供给礼官为死者议定谥号或提供给史官采 择立传的文章,是死者生平事迹的素材。后来, 请人为死者写墓志铭碑表之类,也需要写行状。 如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是一篇优秀的传记。 传奇小说如《霍小玉传》、《莺莺传》、《李娃传》等,可归为传状类。 8、碑志类——刻碑记事,包括碑铭和墓志铭 (1) 碑铭:范围很广。包括封禅、纪功的刻文,如秦始皇《泰山刻文》等、寺观桥梁等建筑物的刻文,如王简栖《头陀寺碑文》、韩愈《南海神庙碑》等。 (2)墓碑:形状略大,官阶高的人用。文体由两部分组 成:前面是散文;后面是韵文,一般用“铭曰”、“诗曰”、 “辞曰”开头。“ 墓碣(jié,石碑):形状略小,官阶小的人的。文 体同墓碑一样; (3)墓志铭(墓志):记载死者事迹的,前有志,后有 铭。 三、 9、杂记类——包括除传状、碑志以外的记叙文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