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出口管道弯头泄露原因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泵出口管道弯头泄露原因分析

记录号: JS-AL-工艺设备(管和管道)-179 泵出口管道弯头泄露原因分析 摘要:来样取自泵出口管道的弯头泄露处,材质为 316L 不锈钢,工作温度约 145℃,工作压力约 1.6MPa, 工作介质主要为酸的溶液:甲酸、乙酸、环乙酸、环已烷等。通过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表面 微观形貌分析、断口微观形貌分析以及剖面金相分析,结果表明:弯头为应力腐蚀裂纹失效。弯头外表 面接触含 Cl、S 离子的潮湿介质,以及表面残余应力是导致应力腐蚀裂纹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奥氏体 晶粒组织中的残留铁素体对弯头的耐蚀性能有不利影响。 关键词:泵;出口;管道;泄露;应力腐蚀裂纹 材料种类/牌号:不锈钢/ 316L 概述 来样取自泵出口管道的弯头泄露处,材质为 316L 不锈钢,工作温度约 145℃,工作压力约 1.6MPa, 工作介质主要为酸的溶液:甲酸、乙酸、环乙酸、环已烷等。该管道弯头服役约四年发生泄漏,对弯头 的泄露原因进行了分析。 测试过程与结果 宏观形貌观察 送检样品清洗后的宏观形貌如图 1 所示,试样内外表面可观察到明显的机加工刀痕和擦伤痕迹。外 表面上距离焊缝约 3cm 的位置(详见框中区域)可观察到数条沿管道圆周方向延伸的弯曲小裂纹,内 表面裂纹缺陷不明显。渗透探伤后试样的宏观形貌如图 2 所示,可见弯头内外表面均有裂纹缺陷显示, 裂纹贯穿壁厚,造成钢管泄露。 图 1 送检试样宏观形貌 1 图2 无损检测渗透探伤后宏观形貌 化学成分分析 在泄漏区附近取样,根据 GB/T 20124-2006 分析 N 元素含量,根据 GB/T11170-2008 对其他合金元 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见表 1,表中同时给出了 GB/T 4237-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标准中 022Cr17Ni12Mo2 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规范要求。可见,管道弯头的 C 含量稍高出规范要求的上限, 但仍在相关标准(GB/T 222-2006 )规定的+0.01 上偏差范围内。材料化学成分符合 316L 不锈钢的规范 要求。 表 1 材料化学成分分析结果(Wt% ) 元素 C Si Mn Cr P S Ni Cu Mo N 管道弯头 0.031 0.67 1.73 17.15 0.028 0.003 11.40 0.21 2.04 0.020 16.00 10.00 2.00 022Cr17Ni12Mo2 ≤0.030 ≤0.75 ≤2.00 ≤0.045 ≤0.030 - ≤0.10 ~18.00 ~14.00 ~3.00 2 表面形貌观察 从泄漏处切取试样经超声波清洗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形貌如图 3 所示,弯头外表面为沿晶腐蚀的 龟裂形态,裂纹呈树枝状扩展,裂纹内残留一些腐蚀产物。 图3 表面形貌 断口微观形貌分析 从泄漏区切取试样后沿壁厚方向强力敲击打开裂纹,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的断口形貌如图 4 所示,断 口参差不齐,分布许多二次裂纹,各裂纹面上又分布许多壁厚方向上的平行条带状腐蚀沟。断口以穿晶 扩展为主,局部呈沿晶断裂,晶界腐蚀严重。相邻裂纹的交界基体为撕裂韧窝状的人工断口。 3 C:2.1 O:1.4 Si:0.5 Mo:1.3 S:0.2 K:0.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