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次北固山下》导学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docVIP

《饮酒》《次北固山下》导学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饮酒》《次北固山下》导学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饮酒》《次北固山下》导学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饮酒》、《次北固山下》导学案 设计者:陈国珍审核人:郑敏复核:高飞授课教师: 一、《饮酒》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习得语感;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4、理解诗句寓意,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点】 1、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寓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田园诗派的创始人。他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三、诵读 1、全体朗诵。 2、根据注释理解本诗的意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练习朗诵。 3、听音频范读。 四、解题 《饮酒》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后,陆续写成的20首诗,本文是其中的第五首。这些诗都是他在饮酒之后写成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抒发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五、品读诗句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①“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②“车马喧”:代表官场繁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无车马喧”即没有这种应酬和交往。 ③“心远”。即心志高远。可知他心志高远、淡泊名利、超脱尘世。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①篱笆、菊花、南山、夕阳、飞鸟、人。——优美、宁静、惬意 ②“采菊”: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了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 ③“悠然”:可知作者的心境是悠闲自得的。 ④问:“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 明确:不能。“见”表现出诗人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而不是故意停下手中的活去“看”、“望”南山,这正好与诗人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而“看”或“望”字则将人与物拉开了一段距离,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少了田园生活的闲适趣味。 ⑤“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鸟飞倦了,也知还家,那么人也应该返归这宁静的大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惬意,不要再为名利奔波劳累。 ⑥“相与”:成群结伴,说明作者不光在勉励自己归隐,还在规劝他人丢弃对名利的追逐,回归自然。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①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我却不知道该怎样表达。 六、主旨 作者通过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生活的悠闲自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七、结束 1、看视频朗诵 2、集体朗诵《饮酒》 二、《次北固山下》 (一)简单介绍作者 王湾,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先天年间(712~713)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王湾“词翰早著”,《全唐诗》存诗十首,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诗人中进士次年出游吴地(今苏州一带)时,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逝,油然而生思乡愁绪。 (二)听名家诵读,感受语言之美并正音,注意朗读节奏。 (三)学生自由朗诵诗歌 (四)理解诗题“次北固山下”的意思 提示:次,停泊的意思,诗题即停泊在北固山下,点明诗歌的内容是写人在 旅途中,诗歌是作者在旅途中所作。 (五)理解诗歌主题,品味诗歌语言(该环节由老师边读诗边讲解,并与学生互 动学习)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作者乘着一叶扁舟在绿水中前进,他要驶向青山,而思绪已飘向青山之外遥 远的客路。在这里,诗人为什么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提示:“客路”即驿道,在青山之外,表明船到镇江后,诗人还要乘驿车到其他地方去,暗含旅途奔波之意,章法上引出尾联“乡书何处达”,表达自己羁旅思乡的感情。两句诗表现了诗人一种迫切的行舟心情。)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到江南,雪消雨降,因而江水上涨,高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线也就开

文档评论(0)

爱立信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