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第一章节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伦理学第一章节新

第一章 医学的道德传统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 中外医学道德的产生和发展 中外传统医德思想、医德规范 中外传统医德的历史轨迹和基本精神 了解中外医德传统的异同 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医学道德传统 重点和难点: 1.中外医学道德主要思想 2.中外医学道德的起源 第一节 中国医学的道德传统 一、中国医学道德的起源 (远古-春秋) (一)远古时代医疗行为中的助人思想 中国传统医德产生于远古时代人与伤病斗争的实践。 助人是中国最早的医德思想。 (二)西周时期“普同一等”思想 《疡医》:“凡有疡者受其药焉。” (三)春秋时期,儒家推崇的“仁”的思想 “无伤也,是为仁术” 《论语·子路》:人而无恒,不可作巫医。 二、中国传统医德的形成 (战国-魏晋) (一)战国时期朴素的人道主义医德思想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1.人命至重,不可粗枝大叶。人命至贵,一失不可复得。 2.谦虚好学、广博多识。 3.实事求是,“治病必求其本”。 4.见微知著,治未病。 5.坚持科学,反对迷信。 6.严格择徒,“非其人勿教”。 扁鹊集高尚的道德和精湛的医术于一身,他在治病中,反对巫术,提出了“信巫不信医不治”的原则,有力地抨击了利用迷信害人的巫医。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 明确地将治病救人规定为医学的目的,把医生钻研医术同为包括人民大众在内的各阶层人解除病痛联系在一起。 医生必须具有“爱人、知人”的精神,“留神医学”,才高识广,才能担此重任。 (二)魏晋时期的医德思想 《褚氏遗书》的作者褚澄全面论述了这一时期的医学知识、诊病治病方法和医疗行为规范 1.审证精微 2.用药省慎 3.治学勤奋 三、中国传统医德的发展 (唐-清) (一)唐代的医德思想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的“论大医精 诚”篇中,系统阐明了医者对事业、对病人及其家 属、对同道的道德原则,是我国传统医德的经典之 作。 1.医术要精湛严谨,博极医源 2.对病人要有同情心 3.无私救治,一视同仁 4.作风正派、清廉 (二)宋代的医德思想 1.宋代林逋:《省心录·论医》 “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人命生死之所系。” 2.南宋:《小儿卫生总微方沦》 “严疾小不可盲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 (三)明代的医德思想 1.明代陈实功:《医家五戒和医家十要》 集中论述了医德规范 2.李梃:《医学入门》 论述了“习医规格”,对医生的学习和品格修养都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将“不欺”做为医生的准则,“欺则良知日以蔽塞,而医道终失。不欺则良知日益发扬,而医道日昌。” 医家五戒: 一戒:凡病家大小贫富人等,请观者便可往之,勿得迟延厌弃,欲往而不往,不为平易。药金毋论轻重有无,当尽力一例施与,自然阴骘日增,无伤分寸。 二戒:凡视妇女及孀尼僧人等,必侯侍者在旁,然后入房诊视,倘旁无伴,不可自年。假有不便之患,更宜真诚窥睹,虽对内人不可谈,此因闺阃故也。 三戒:不得出脱病家珠珀珍贵等送家合药,以虚存假换,如果该用,令彼自制入之。倘服不效,自无疑谤,亦不得称赞彼家物色之好,凡此等非君子也。 四戒:凡救世者,不可行乐登山,携酒游玩,又不可非时离去家中。凡有抱病至者,必当亲视用意发药,又要依经写出药帖,必不可杜撰药方,受人驳问。 五戒:凡娼妓及私伙家请看,亦当正己视如良家子女,不可他意见戏,以取不正,视毕便回。贫窘者药金可璧,看回只可与药,不可再去,以希邪淫之报。 医家十要: 一要: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或内或外,勤读先古名医确论之书,须旦夕手不释卷,一一参明融化机变,印之在心,慧之于目,凡临证时自无差谬矣。 二要:选买药品,必遵雷公炮炙,药有依方侑合者,又有因病随时加减者,汤散宜近备,丸丹须预制,常药愈久愈灵,线药越陈越异,药不吝珍,终久必济。 三要: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 四要:治家与治病同,人之不惜元气,斫丧太过,百病生焉,轻则支离身体,重则丧命。治家若不固根本而奢华,费用太过,轻则无积,重则贫窘。 五要:人之受命于天,不可负天之命。凡欲进取,当知彼心顺否,体认天道顺逆,凡顺取,人缘相庆,逆取,子孙不吉。为人何不轻利远害,以防还报之业也??? 六要:里中亲友人情,除婚丧疾病庆贺外,其余家务,至于馈送往来,不可求奇好胜。凡飨只可一鱼一菜,一则省费,二则惜禄,谓广求不如俭用。 七要:贫穷之家及游食僧道衙门差役人等,凡来看病,不可要他药钱,只当奉药。再遇贫难者,当量力微赠,方为仁术,不然有药而无伙食者

文档评论(0)

lau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