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章绪论和第2章沉淀分离2007
现代分离技术 Modern Separation Technology 授课对象:应用化学专业 授课学时:32学时(2.0学分) 使用教材:现代分离技术 (姚秉华 编著) 授 课 教 案 章 节 主要内容 学时分配 第1章 绪 论 1.0学时 第2章 沉淀分离 4.0学时 第3章 溶剂萃取分离 6.0学时 第4章 离子交换分离 2.0学时 第5章 泡沫吸附分离 4.0学时 第6章 膜分离 6.0学时 第7章 超临界流体萃取 2.0学时 考 试 2.0学时 (1)《分离科学与技术》, 胡之德编, 四川科技出版社 (2)《分析化学中的溶剂萃取》,胡之德、关祖京编著, 四川科技出版社 (3)《溶媒抽出の化学》,田中元治 著 (4)《超临界流体萃取》,张镜澄 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5)《反渗透-膜技术·水化学和工业应用》,殷琦译, 化学工业出版社 (6)《吸附分离技术》,冯孝庭 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7)《膜分离技术》,刘茉娥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搞清原理,掌握方法,明确应用; (3)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4)积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善于总结; (5)结合每一章内容,可以撰写一篇小论文; 教学基本要求 综合成绩: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80% 第1章 绪 论Introduction 目的及要求: (1)了解化工过程中分离的目的、意义以及分类; (2)熟悉分离和富集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术语; (3)明确分离和富集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离和富集原理,回收率、分离因数的计算 难点:分离原理的理解、分子性质对分离因子的影响 1.1 概 述 自然界的许多物质,不论无机物还是有机物,大多以混合物状态存在,需要分离或提纯,才能合理利用。 * 古代的酿造酒、卤水制盐等; * 近代煤的综合利用、石油的利用和加工; * 湿法冶金、生物化工、天然资源综合利用; * 环境保护、三废处理等 图1.1 混合物分离 原料(混合物) 残余物 分离设备 分离剂 产 品 进一步综合利用 (1)一般分离过程 (2)分离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石油化工、医药化工、生物化工等都离不开分离过程,例如: ① 有机合成产物、中间产物的分离(甲醇、酒精生产等); ② 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等的分离; ③ 抗菌素的纯化和病毒的分离; ④ 冶金中的浮选和机械分离; ⑤ 半导体工业中鍺、镓、硅的提纯分离; ⑥ 超纯水、惰性气体、N2、O2等分离; ⑦ 植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特别中草药; ⑧ 环境保护、天然资源的有效利用等。 *按当前年消耗量,煤可维持二三百年;包括核能铀在内的其它能源,只有60年左右的用量,迫使人们开发新能源与提高利用率,如贫矿铀的富集新技术、氢能源、燃料电池的应用、风能和水能的利用等都需要高效而经济的分离技术。 (3)分离方法分类 机械分离 特点:相间无物质传递 (1)过滤分离:过滤介质 固体颗粒大小 (2)沉降分离:重力作用 密度差 (3)离心分离:离心力 密度差 (4)旋风分离:惯性力 密度差 (5)静电除尘:静电场 使细颗粒带电 分离剂 分离原理 机械分离 传质分离 分类 反应分离 传质分离 速率控制分离过程: 气体扩散:浓度差、压差 ;如 富氧、富氮 热扩散:温差引起浓差;如气态同位素分离 电渗析:电位差;如氨基酸脱盐 电泳:电场;溶质在电场作用下迁移速率不同 反渗透:克服渗透压;如海水淡化 微滤、超滤和纳滤:压力差;如分子大小的分离 特点:相间有物质传递 反应分离:可逆反应(如离子交换、反应萃取):不可逆反应(反应吸收、反应结晶);分解反应(生物分解、电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等。 (4)分离方法的发展 主要介绍新型分离技术的进展。 新型分离技术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对传统分离过程或方法加以变革后的分离技术:如基于萃取的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al-fluid extraction)、液膜萃取(liquid membrane extraction)以及基于吸附的色谱分离、分子蒸馏(molecular distillation)又称短程蒸馏。 第二类:基于材料科学发展形成的分离技术:如反渗透(reverse osmosis)、超滤(ultrafiltration)、气体渗透、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等膜分离技术。 第三类:膜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行测秒杀技巧.docx VIP
- 9706.1有源医疗器械检测用-GB_T 42062-2022风险管理报告.docx VIP
- 2025年河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FIDIC-咨询协议通用条款-2006第四版-中文翻译.pdf VIP
-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4年修订).pdf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横河(Yokogawa)uR10000、uR20000通信接口使用说明书(中文).pdf
- 2024版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重点知识点清单(默写).pdf VIP
- 幼儿园食育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价值与路径研究.docx VIP
- BAKERHUGHS旋转导向简介教学.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